[發明專利]室內太陽能光觸媒自清潔智能無線控制空氣凈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70047.4 | 申請日: | 2015-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0426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麥立強;王柄量;賈舒然;田蜜蜜;楊子洲;郭一川;劉曉威;王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H02S20/30;A01N59/16;A01P1/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室內 太陽能 觸媒 清潔 智能 無線 控制 空氣 凈化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氣凈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室內太陽能光觸媒自清潔智能無線控制空氣凈化器。
背景技術
傳統能源的大量使用,如火力發電、煤炭燃燒、汽車尾氣等導致的嚴重的大氣污染破壞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導致了大范圍的揚塵與霧霾天氣。除此之外,裝修帶來的甲醛、苯等有毒有害氣體也在侵害我們的健康,不僅有可能誘發呼吸道感染甚至癌變,還可能導致白血病等嚴重疾病。因此,發展高效成熟的凈化空氣技術變得迫在眉睫。
現在常用的空氣凈化技術有:吸附技術、負(正)離子技術、催化技術、光觸媒技術、超結構光礦化技術、HEPA高效過濾技術、靜電集塵技術等;材料技術主要有:光觸媒、活性炭、合成纖維、HEAP高效材料、負離子發生器等,上述各種技術各有優缺點,但均不能高效地凈化空氣,且市面產品需要頻繁更換濾網,給用戶帶來許多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室內太陽能光觸媒自清潔智能無線控制空氣凈化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室內太陽能光觸媒自清潔智能無線控制空氣凈化器,包括底盤(17)、位于底盤上的支柱(10)及機身外殼(1);支柱(10)上方固定有太陽能電池板(3);
所述機身外殼(1)內包括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14)、能量傳送管理模塊(13)、光催化凈化控制模塊(4)、凈化器綜合模塊(5)、WIFI遠程智能控制模塊(11)、最大功率點追蹤(MPPT)太陽能充放電控制模塊(7)、風機(2)、顆粒物過濾網(15)、進風口(12)、送風口(16)和風道(9);
所述外部太陽能電池板(3)通過最大功率點追蹤(MPPT)太陽能充放電控制模塊(7)與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14)連接;
所述能量傳送管理模塊(13)用于控制磷酸鐵鋰電池儲能系統(14)為凈化器提供電源;
所述光觸媒凈化模塊(8)環繞著風道(9)安置在機身外殼(1)內部中央位置,風道(9)的下方安裝了顆粒物過濾網(15),顆粒物過濾網(15)的下方及風道(9)的上方分別設置了風閥(6);上方風閥(6)的上方固定有風機(2);風道(9)的中央處設置有特定波長的紫外燈;
所述凈化器綜合模塊(5)設置在機身殼體內壁,用于采集數據、監測凈化器的運行狀態并控制凈化器的運行;
所述光催化凈化控制模塊(4)貼附設置在機身殼體內壁,用于光催化降解空氣污染物和凈化檢測;
所述進風口(12)設置在機身外殼(1)靠近底盤的側面;
所述送風口(16)設置在機身外殼(1)的頂部;
所述WIFI遠程智能控制模塊(11)與凈化器綜合模塊連接,用于傳送凈化器綜合模塊(5)的數據并接受外部遠程控制命令。
按上述方案,所述太陽能電池板(3),能夠上下左右調整角度,并且能通過橫桿與固定架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調整其與支柱(10)的距離以及離地高度。
按上述方案,所述風機(2)開啟時,上下兩個風閥(6)均開啟,待凈化的空氣從進風口(12)進入,通過下方風閥(6)穿過顆粒物過濾網(15),到達風道(9),此時兩個風閥(6)、風機(2)關閉,風道內的待凈化空氣與光觸媒凈化模塊(8)反應一段時間后,風機(2)、兩個風閥(6)均開啟,將凈化后的空氣通過送風口(16)送出,換進待凈化空氣;
按上述方案,所述光觸媒凈化模塊(8)的核心為用于消毒滅菌的TiO2/ACF(活性炭纖維)復合材料。
按上述方案,所述TiO2/ACF(活性炭纖維)復合材料,通過電化學方法負載得到,包括以下步驟:
1)去離子水洗滌ACF,在硝酸溶液中浸泡24h,用去離子水再次洗滌后,烘干;
2)按照體積比1:(2-8):(50-80)量取TiCl4溶液、H2O2、無水乙醇,冰水浴邊攪拌邊向無水乙醇中逐滴滴加TiCl4溶液,待溶液穩定后,向溶液中逐滴滴加質量濃度30%H2O2,待穩定后去除冰水浴,以一定速率攪拌40min~60min,陳化,得到穩定的溶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7004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