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無公害玉米高產(chǎn)種植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248701.1 | 申請日: | 2015-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388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仝寶生;張茜;劉濤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仝寶生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02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一種 公害 玉米 高產(chǎn) 種植 方法 | ||
1.一種無公害玉米高產(chǎn)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地塊選擇;選擇耕層深厚,肥力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塊;土壤為草甸白漿土,輪作三年以上,黑土層厚15-20厘米;所述的輪作三年為小麥、玉米、大豆輪作;
步驟二:種子及處理
(1)選種:選用2級以上的種子,所述的2級以上的種子為:純度≥95%,凈度≥98%,發(fā)芽率≥90%,含水量小于等于13%的種子;
(2)曬種:在播種前13-16天,將種子晾曬2-3天;
(3)試芽:播種前9-10天,進行1-2次發(fā)芽實驗;
步驟三:選茬、整地
(1)選茬:前茬應(yīng)選擇大豆或小麥茬;
(2)整地:先耕地,耕深為20-23厘米,做到無漏耕;然后旋耕,旋耕深度為15-20厘米;然后進行拍碎整平,耙地采用48片耙,耙一遍,3.4耙耙地1-2遍,采用對角線耙法,做到不重、不漏,耙地質(zhì)量為:耙深12-15厘米,1平方米內(nèi)≤5厘米土坷垃<3個,播幅內(nèi)水平差<3厘米;
(3)起垅:壟距66--70cm,壟高30cm,坐犁土3--4cm,壟尖、壟直,百米彎曲度<5cm,及時鎮(zhèn)壓;
步驟四、播種
地溫穩(wěn)定通過5℃時,搶墑播種,播種期在4月25日---5月5日為最佳播種期;做到深淺一致,覆土均勻,鎮(zhèn)壓后播深達3---4cm;壟上精量點播,每畝播量1.5--2kg;畝保苗4000--4600株;做到隨播隨壓,鎮(zhèn)壓做到不漏、不重、不拖堆;
步驟五:施肥
在桔桿還田,培肥地力的基礎(chǔ)上,以施用有機肥、生物有機肥、生物菌肥為主,少量化肥為輔;在上季小麥?zhǔn)斋@后,作物桔桿應(yīng)全部還田,每畝300-350kg;在整地時每畝施用農(nóng)家肥800-1000kg,結(jié)合翻耙地一次施入;在播種時每畝施用磷酸二銨4-7kg,尿素2-5kg,生物鉀肥1-3kg,種肥分箱,切忌種肥混施;大喇叭口期,每畝追施尿素1-4kg;玉米拔節(jié)前即播種后25-30天和大喇叭口期即播種后47-53天左右每次每畝用尿素0.1-0.6kg,將磷酸二氫鉀80-110g,溶于25-35kg水中噴施,共噴施兩次;
步驟六:田間管理
(1)鏟前深松,趟地滅草,查田、補苗人工除草,出苗后如缺苗,利用預(yù)備苗及時補栽,及時人工除草;
(2)中耕,苗后及時中耕,4--5葉期前桿尺深松20--25cm,帶小鏵淺培土,間隔10-13天,再深松一次;8--10葉期帶大培土鏟培壟;做到綠色食品玉米生育間中耕3遍;
(3)人工除草,苗期根據(jù)草情進行人工鋤草1--2遍;
(4)化學(xué)除草,苗前除草,根據(jù)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情況實施二元配方除草,合理用藥,減少作物污染和土壤污染,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適用以下配方:
配方一:96%金都耳乳油1050ml/HA;
配方二:50%樂豐寶乳油200ml+80%闊草清水份散粒劑75ml/HA;
配方三:75%寶收干懸浮劑15--25ml/HA;
(5)蟲害防治
粘蟲:6月下旬如發(fā)現(xiàn)平均100株玉米有130-160頭粘蟲,可用2.5%敵殺死乳油350-430ml/HA兌水280-330kg噴霧防治;
玉米螟蟲:玉米喇叭口末期,每畝可用2.5%功夫乳油8-12ml,兌水18-22kg噴霧防治;
(6)后期管理,放秋壟拿大草1--2次,做到不砍株、不傷根,站桿扒皮晾曬;
步驟七:收割
(1)收獲時間:9月末至10月初,玉米果穗完熟后收獲;
(2)收獲質(zhì)量:站桿下棒,下棒運凈,及時上架;子粒含水量達到20%以下脫粒,脫粒后及時晾曬。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公害玉米高產(chǎn)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級種子,為東農(nóng)248號或龍單13號或綏玉7號或雙豐2號品種。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仝寶生,未經(jīng)仝寶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48701.1/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