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鼻炎的中藥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46987.X | 申請日: | 2015-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407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8-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健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健軍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鼻炎 藥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中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鼻炎的中藥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細菌、變應原、各種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癥。鼻炎的主要病理改變是鼻腔黏膜充血、腫脹、滲出、增生、萎縮或壞死等。病因: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其首要病因,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繼發細菌感染。已知有100多種病毒可引起本病,最常見的是鼻病毒,其次是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柯薩奇病毒及黏液和副黏液病毒等。病毒傳播方式主要是經過呼吸道吸入,其次是通過被污染體或食物進入機體。2.遺傳因素。有變態反應家族史者易患此病。3.鼻黏膜易感性。易感性的產生源于抗原物質的經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則視鼻黏膜組織中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的數量和釋放化學介質的能力。4.抗原物質。刺激機體產生IgE抗體的抗原物質稱為變應原。該變應原物質再次進入鼻黏膜,便與相應的IgE結合而引起變態反應。引起本病的變應原按其進入人體的方式分為吸入性和食物性兩大類。(1)吸入性變應原如花粉、真菌、屋塵螨、動物皮屑、室內塵土。(2)食入性變應原。指由消化道進入人體而引起鼻部癥狀的變應原物質。臨床表現:1.癥狀(1)鼻塞。鼻塞特點為間歇性。在白天、天熱、勞動或運動時鼻塞減輕,而夜間,靜坐或寒冷時鼻塞加重。鼻塞的另一特點為交替性。如側臥時,居下側之鼻腔阻塞,上側鼻腔通氣良好。由于鼻塞,間或有嗅覺減退、頭痛、頭昏、說話呈閉塞性鼻音等癥狀。(2)多涕。常為黏液性或黏膿性,偶成膿性。膿性多于季發性感染后出現。(3)嗅覺下降。多為兩種原因所致,一為鼻黏膜腫脹、鼻塞,氣流不能進入嗅覺區域;二為嗅區黏膜受慢性炎癥長期刺激,嗅覺功能減退或消失。(4)頭痛、頭昏。(5)全身表現。多數人有頭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記憶力減退及失眠等。鼻炎癥狀有很多種,依據鼻炎的種類不同,鼻炎癥狀也有所不同:(1)慢性鼻炎。長期間歇性或交替性鼻塞,導致頭暈腦脹,嚴重影響睡眠、工作和學習。黏膿性鼻涕常倒流入咽腔,出現咳嗽、多痰。(2)急性鼻炎。①初期?1~2天。病人常有全身不適、畏寒、發熱、食欲不振、頭痛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灼熱感,鼻內發癢,頻發噴嚏。②急性期?2~5天。原有癥狀加重。成人體溫38℃左右,小兒高達39℃以上,常因高熱出現嘔吐、腹瀉、昏迷甚至抽搐。(3)藥物性鼻炎。長期使用各種傷害鼻黏膜的鼻炎藥物或激光、手術,導致鼻腔持續性鼻塞,時常流鼻血。(4)萎縮性鼻炎。呼吸惡臭、鼻腔分泌物呈塊狀、管筒狀膿痂,不易擤出,用力摳出干痂時,有少量鼻出血。常誤以為是感冒的初期鼻炎。天氣轉涼后,有些病人早上起床后連續打噴嚏、流鼻水,溫差大時鼻塞,誤以為是感冒而隨便吃點感冒藥,導致病情日益加重。
治療:1.病因治療。找出全身和局部病因,及時治療全身性慢性疾病、鼻竇炎、臨近感染病灶和鼻中隔偏曲等。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鍛煉身體,提高機體抵抗力。2.局部治療。(1)鼻內用糖皮質激素。慢性鼻炎首選用藥,具有良好抗炎作用,并最終產生減充血效果。根據需要可較長時間應用,療效和安全性好。(2)鼻腔清洗。鼻內分泌物較多或較黏稠者,可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以清除鼻內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氣。(3)鼻內用減充血劑。可選用鹽酸羥甲唑啉噴霧劑,連續應用不宜超過7天。若需繼續使用,則需間斷3~5天。長期應用0.5%~1%麻黃堿滴鼻液可損害鼻黏膜纖毛結構,應盡量避免。若不得不使用,應少量間斷使用。禁用滴鼻凈,因已證實其可引起藥物性鼻炎。(4)其他治療。包括封閉療法、針刺療法等,已很少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健軍,未經王健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4698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