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高脂血癥的藥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244098.X | 申請日: | 2015-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845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2 |
| 發(fā)明(設計)人: | 戴惠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戴惠英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 | 分類號: | A61K36/898;A61P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5009***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高脂血癥 藥劑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藥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治療高脂血癥的藥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脂血癥系指血漿中脂質(zhì)濃度超過正常范圍的一種癥狀,由于血漿中脂質(zhì)大部分與血漿中蛋白質(zhì)結合,因此本病又稱為高脂蛋白血癥。血脂包括類脂質(zhì)及脂肪,類脂質(zhì)主要是磷脂、糖脂、固醇及類固醇,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血漿中的膽固醇除來自食物外,人體的肝及大腸也能合成,當食物中攝入膽固醇過多或肝內(nèi)合成過多,膽固醇排泄過少,膽道阻塞,都會造成高膽固醇血癥。甘油三酯是食物中脂肪經(jīng)小腸吸收后,被消化為非酯化脂肪酸及甘油三酯,進入腸腔,經(jīng)腸粘膜細胞再合成甘油三酯,并形成乳糜微粒,經(jīng)胸導管進入血液循環(huán)。同樣,甘油三酯也可在肝內(nèi)利用碳水化合物——糖類為原料而合成,可見多食糖類亦可使甘油三酯升高。
臨床上一直在研究有效地治療高脂血癥的方法。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高脂血癥的藥劑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治療高脂血癥的藥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取雙腎子160克、小果排草130克、見風消150克、牙癰草130克、打破碗花花150克、四葉草120克、蚌蘭花100克、護心草100克、筆羅子80克、小飛蓬80克、梳篦葉60克、雪里開70克、徐長卿80克、鹿心草60克、犁頭草50克和甘草30克,粉碎,過100目篩,然后加入蔗糖600克,混勻,均勻分配裝入500袋中即得。
本發(fā)明還提供組合物在制備治療高脂血癥的藥劑中的用途,所述藥劑是由下列原料藥按重量份計制成:雙腎子160份、小果排草130份、見風消150份、牙癰草130份、打破碗花花150份、四葉草120份、蚌蘭花100份、護心草100份、筆羅子80份、小飛蓬80份、梳篦葉60份、雪里開70份、徐長卿80份、鹿心草60份、犁頭草50份和甘草30份。
優(yōu)選地,所述藥劑可以制成片劑、分散片、速溶片、散劑或顆粒劑。
在本發(fā)明的組合物中,雙腎子、小果排草為君藥,見風消、牙癰草、打破碗花花、四葉草、蚌蘭花為臣藥,護心草、筆羅子、小飛蓬、梳篦葉、雪里開、徐長卿、鹿心草、犁頭草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藥。
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高脂血癥的藥劑中使用天然藥物,因此其具有見效快、療效好、無毒副作用的優(yōu)點。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這并非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種修改或改進,但是只要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之內(nèi)。
實施例?本發(fā)明散劑的制備
取雙腎子160克、小果排草130克、見風消150克、牙癰草130克、打破碗花花150克、四葉草120克、蚌蘭花100克、護心草100克、筆羅子80克、小飛蓬80克、梳篦葉60克、雪里開70克、徐長卿80克、鹿心草60克、犁頭草50克和甘草30克,粉碎,過100目篩,然后加入蔗糖600克,混勻,均勻分配裝入500袋中即得。
實驗例
診斷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鄭筱萸.中藥新藥研究臨床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85)及2007年全國血脂異常訪治對策研究組編寫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以及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NCEP)成人治療專家組(ATP)關于降低膽固醇防治CHD的指南(第3版)(ATP-III)擬定。患者測血脂符合以下情況之一者即可確診:(1)膽固醇(TC)≥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3.6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1.0mmol/L。
選擇符合上述標準的高脂血癥患者120例,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齡為39歲-63歲,平均年齡為46歲。
使用實施例中制得的散劑來進行治療,其中一天2次,每次口服一袋,治療30天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鄭筱萸.中藥新藥研究臨床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85)擬定:
治愈:治療后血脂檢測恢復正常;
顯效;治療后血脂檢測達到以下任何1項者,即TC下降≥20%,或TG下降≥40%,或HDL-C上升≥0.26mmol/L,或HDL-C/LDL-C≥2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戴惠英,未經(jīng)戴惠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44098.X/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治療重癥肌無力的中成藥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治療偏頭痛的藥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