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瘦鞘絲藻scsio T-2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42807.0 | 申請日: | 2015-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3069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0 |
| 發明(設計)人: | 凌娟;董俊德;張淵洲;張燕英;楊清松;江玉鳳;曾思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1/12 | 分類號: | C12N1/12;C12P17/10;C05G3/00;C12R1/89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劉明星 |
| 地址: | 510301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瘦鞘絲藻 scsio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株瘦鞘絲藻scsio T?2及其應用。瘦鞘絲藻(Leptolyngbya sp.)scsio T?2,保藏編號:CCTCC NO:M 2015061。本發明從泰來藻(Thalassia hemperichii)葉面分離篩選到一株藍藻新種?瘦鞘絲藻(Leptolyngbya sp.)scsio T?2,其具有良好的固氮活性和能分泌產生3?吲哚乙酸,由此該瘦鞘絲藻(Leptolyngbya sp.)scsio T?2在海洋微生物肥力制備方面具較高的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株瘦鞘絲藻scsio T-2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海草能夠進行光合自養,在全球的溫帶、熱帶和亞熱帶的濱海生態系統中具有廣泛的分布,是典型熱帶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的組成,同時也是自然界中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
海草是生長在海洋中的顯花植物,與陸生高等植物相比其種類極其稀少,全球已知種類只有72種,其中15種已經處于瀕危或者滅絕狀態;Waycott等(2009)對全球215個監測點自1879年以來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58%左右的海草都處于衰退狀態,海草面積消失的速度正隨著時間變化而在加快,從1940年之前的不到1%到自1990年的7%,棲息地喪失、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全球氣候變化都是重要原因,因此加大對海草床的生態功能研究力度和擴大海草床的研究領域顯得尤為重要(Short et al.,2011)。
海草大多數分布在寡營養海域,氮素通常是生產力的主要限制因子,固氮微生物通過進行生物固氮作用為生態系統提供新氮源,從而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氮限制,促進海草生長。固氮微生物群落主要由藍藻(藍細菌)、放線菌、變形菌等細菌和產甲烷古菌等構成。Hamisi等(2009)對西印度洋海岸坦桑尼亞海草床中固氮微生物研究,發現藍藻是固氮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組成部分,如顫藻、鞘絲藻、假魚腥藻、微鞘藻、粘球藻、色球藻屬和擬色球藻等。
瘦鞘絲藻屬(Leptolyngbya)藍藻為薄的絲狀藍藻(3μm),無異形胞,該屬的特征其簇呈松散線圈狀(RippkaHerdman,1992),該屬藍藻在不同的生態環境中具有廣泛的分布,如海洋、淡水、沉積物和考古遺址等(WilmotteHerdman,2001)。瘦鞘絲藻的分類地位還有一定的爭議并且其比較難進行鑒定(Bruno et al,2009).已有關于該屬藍藻具有較高的生物固氮活性和能夠產生吲哚乙酸(IAA)的報道(Ahmed et al.,2014),吲哚乙酸(IAA)能夠參加植物的細胞伸長生長、形成層細胞分裂、維管組織分化、葉片和花的脫落等許多生理生化過程的調節與控制,對植物的頂端優勢、向性、同化物的運輸等也有調節作用(苑博華等,2005)。
印度De于1939年將固氮藍藻作為肥料用于稻田水稻中,之后美國、英國、日本和埃及等10多個國家也開展了相關研究,我國最早開始這方面研究的是黎尚豪等(1959),證實了在稻田中接種固氮藍藻可以有效地為水稻支出提供氮肥、培肥土壤,使稻谷增產10%-30%;施用固氮藍藻能夠有效地促進小麥根和芽的生長以及田間出苗率(王少梅等,1991),但是關于固氮藍藻作為菌肥應用于海洋生態系統中還很少有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株從中國海南省陵水新村灣海草泰來藻(Thalassia hemperichii)葉片上分離獲得的,具有較高的固氮生物活性并能夠產生植物生長激素吲哚乙酸的藍藻新種瘦鞘絲藻(Leptolyngbya sp.)scsio T-2,其于2015年1月22日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CCTCC),地址:中國.武漢.武漢大學,保藏編號:CCTCCNO:M 2015061。
根據乙炔還原法(Acetylene Reducing Activity,ARA)采用氣相色譜儀測定瘦鞘絲藻(Leptolyngbya sp.)scsio T-2固氮活性,研究結果顯示瘦鞘絲藻(Leptolyngbyasp.)scsio T-2具有較高的固氮活性,為45±12.9nmol N2μg-1Chl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428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誘導丹參毛狀根酚酸積累作用的內生菌及其用途
- 下一篇:小球藻的培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