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綠色多孔近紅外反射顏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40817.0 | 申請日: | 2015-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301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韓愛軍;馮煒;葉明泉;陳昕;楊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D7/12 | 分類號: | C09D7/12;C09C1/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吳茂杰,朱顯國 |
| 地址: | 21009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綠色 多孔 紅外 反射 顏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近紅外反射顏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兼備多孔結構的近紅外反射綠色顏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太陽熱反射隔熱涂料主要由基料、顏(填)料及助劑等組成,其中顏料對涂料的隔熱性能有較大的影響。從隔熱機理的角度可以將隔熱分為熱阻隔型和熱反射型兩種形式。
熱阻隔型隔熱是對多孔材料而言。多孔材料中由于孔的存在,延長了熱傳導的路程從而降低了傳熱效率;孔道中氣體的導熱系數很低,這又大大降低了熱傳導與熱對流,從而達到隔熱的效果。
熱反射型隔熱是通過對熱輻射有良好的反射能力實現的。太陽光輻射的能量中43%在可見光波段,52%在近紅外波段(780-2500nm),可見太陽光輻射的熱量集中在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相同顏色的物體對可見光的反射程度基本相同,因此顏色一定的情況下,提高其近紅外波段的反射率,就可以提高其對熱量的反射能力。
然而,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太陽熱反射隔熱涂料中的顏料,特別是綠色顏料,只具有一定的近紅外反射性能,不具有多孔結構,未能兼備熱阻隔型隔熱和熱反射型隔熱的優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制備一種綠色多孔近紅外反射顏料,所得顏料既具有多孔結構,又有較好的近紅外反射能力,綜合隔熱性能好。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綠色多孔近紅外反射顏料,具有如下化學組成:
NaZn1-x(Cr)xPO4,
其中x為0.10~0.25。
優選地,x為0.10。
實現本發明另一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一種綠色多孔近紅外反射顏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31)原料混合:將鋅鹽和鉻鹽按比例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室溫下攪拌,得到鋅鉻溶液;
優選地,所述的鋅鹽包括硝酸鋅、硫酸鋅、氯化鋅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的鉻鹽包括硝酸鉻、硫酸鉻、氯化鉻中的至少一種。
優選地,所述鋅鹽和鉻鹽的比例按鋅和鉻的摩爾數比為3~9:1。
(32)水浴:將所述鋅鉻溶液水浴加熱,攪拌同時緩慢滴加磷酸,得到鋅鉻磷溶液;
優選地,水浴溫度為70℃,反應時間為1h。
(33)配制沉淀劑:采用碳酸鈉或者碳酸氫鈉溶解于水,得到鈉溶液,作為沉淀劑;
優選地,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溶液濃度為0.1~2mol/L。
(34)共沉淀:將所述沉淀劑緩慢滴加至鋅鉻磷溶液中,調節pH值,靜置,水洗,醇洗,干燥,得到前驅體粉末;
優選地,pH值為6~8,干燥溫度為60~80℃,干燥時間為4~10h。
(35)煅燒:將所述前驅體粉末置于馬弗爐中,煅燒,隨爐冷卻,研磨,得到所述綠色多孔近紅外反射顏料。
優選地,煅燒溫度為700~900℃,煅燒時間為1~5h。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
(1)本發明在可見光波段呈綠色,亮度值為60.27~67.34,高于普通鐵綠顏料的亮度值52.05。
(2)具有多孔結構:多孔結構使其具有很低的導熱系數。
(3)近紅外反射性能好:本發明中的近紅外太陽光反射率為63.84%~69.12%,而普通鐵綠顏料的近紅外太陽光反射率為62.96%,因此本發明的顏料具有較好的近紅外反射性能。本發明的顏料兼備多孔隔熱和近紅外反射隔熱兩個隔熱機理,作為太陽熱反射隔熱涂料的組成,可有效提高涂層的隔熱性能。
(4)耐酸堿腐蝕:本發明中的顏料對環境和人體無傷害,具有良好的耐酸耐堿性。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綠色多孔近紅外反射顏料的制備方法的反應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綠色多孔近紅外反射顏料各實施例原料配比、近紅外太陽光反射率表及顏色參數表。
圖3為本發明綠色多孔近紅外反射顏料的掃描電鏡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以下各實施例均按相同的制備方法制備。
各實施例中所用原材料均為市售。
制備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408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