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自行車鞍座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238906.1 | 申請日: | 2015-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9077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洪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利雅得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1/00 | 分類號: | B62J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713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行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自行車配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行車鞍座。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越來越多國家提倡選擇自行車作為出行的交通工具,這種出行方式既環(huán)保又鍛煉身體。隨著自行車使用的增多,越來越多騎行者關注自行車車座的舒適性,尤其對于長時間騎行,車座的性能非常重要。在騎行的時候,臀部與車座表面相接觸,尤其在炎熱的夏天,臀部產生的大量熱氣不能及時排出,長時間騎行臀部會出現(xiàn)潮濕、出汗等情況,此時皮膚容易滋生細菌,因此人們設計出了帶有通孔的透氣性車座,然而透氣性車座雖然解決了夏天車座不透氣的問題,然而在寒冷的冬天,透氣的車座會使騎行者感到非常冷,需要人們專門購置鞍座套取暖,因此帶孔車座又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并且騎行車在長期跨坐后,將會因鞍座對人體胯部的擠壓,產生前列腺增生、充血水腫、炎癥等。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鞍座,在夏天的時候可以通風散熱,而在寒冷的冬天,通孔的透風性能大大降低。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行車鞍座,包括鞍座本體,所述鞍座本體中間位置處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底端設有若干通孔,所述鞍座本體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若干通孔,所述鞍座本體下端設有支撐件,所述支撐件下端固定連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大小與鞍座本體的大小相匹配,所述鞍座本體和底座的外沿設有拉鏈,所述拉鏈可將鞍座本體和底座拉合。
進一步,所述支撐件為彈簧柱。
進一步,所述凹槽為楔形槽。
進一步,所述鞍座本體的邊沿為弧形。
進一步,所述拉鏈設有兩個拉頭。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鞍座本體上設置凹槽,可以使騎行者不會感覺到擠壓而舒適,且在鞍座本體和底座之間設置拉鏈,可以根據(jù)季節(jié)情況來調節(jié)通孔是否通風透氣;2、鞍座本體和底座之間設置彈簧柱,可以起到減震加壓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拉開拉鏈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拉開拉鏈的后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拉合拉鏈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拉合拉鏈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爆炸圖。
圖中:
1、鞍座本體;2、凹槽;3、通孔;4、底座;5、拉鏈;6、支撐件;7、拉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做詳細說明。
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一種自行車鞍座,包括鞍座本體1,所述鞍座本體1中間位置處設有凹槽2,所述凹槽2底端設有若干通孔3,所述鞍座本體1的左右兩側對稱設有若干通孔3,所述鞍座本體1下端設有支撐件6,所述支撐件6下端固定連接有底座4,所述支撐件6為彈簧柱所述底座4的大小與鞍座本體1的大小相匹配,所述鞍座本體1和底座4的外沿設有拉鏈5,所述拉鏈5可將鞍座本體1和底座拉合4,所述凹槽2為楔形槽,所述鞍座本體1的邊沿為弧形,所述拉鏈5上設有兩個拉頭7。
由于鞍座本體1和底座4通過彈簧柱6相連,則鞍座本體1和底座4之間有縫隙,在炎熱的夏季,將拉合鞍座本體1和底座4的拉鏈5拉開,在騎行的時候,鞍座本體1和底座4之間的縫隙可以穿過大量的氣流,使得鞍座本體1上的通孔3可以透氣,騎行者不會由于久坐而感到潮濕悶熱;在寒冷的冬天,將鞍座本體1和底座4的拉鏈5拉合,此時在騎行的時候,穿過鞍座本體1和底座4之間的氣流會大大減少,騎行者坐在鞍座上不會感到寒冷;且在騎行的過程中,鞍座本體1和底座4之間的彈簧柱6可以起到減震作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利雅得工貿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利雅得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3890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