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構造柱的引流澆筑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225698.1 | 申請日: | 2015-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9066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29 |
| 發明(設計)人: | 余發軍;楊伯義;朱麗;楊愛平;武仁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2 | 分類號: | E04G21/02;E04C3/3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李玉盛,李海華 |
| 地址: | 40008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構造 引流 澆筑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構造柱的引流澆筑工具。
背景技術
構造柱,是指在砌體房屋墻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并按先砌墻后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通俗講,構造柱混凝土澆筑,是指當每相鄰的兩個墻體成型之后,對兩個墻體之間預留的位置利用混凝土對構造柱進行澆筑。
一直以來,建筑工程中構造柱混凝土澆筑都是采用模板制作成斜簸箕進行引流澆筑,尤其是對構造柱頂部混凝土,更是通過斜簸箕澆筑,這種方式是在模板的上方固定連接一塊斜簸箕狀的引流通道,待混凝土凝固后拆模再把凸出的混凝土塊剔除,這種方法所用工具用模板制作,大小不一,受材料限制,拆除時容易損壞,重復利用率小,且澆筑后都需要對凸出的混凝土進行剔鑿,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損耗。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用于構造柱引流澆筑的工具,利用該引流澆筑工具對構造柱進行澆筑后一次成型,不產生凸塊狀的混凝土,即在完成澆筑后不用進行剔鑿工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構造柱的引流澆筑工具,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側板、一旋轉軸、兩擋塊以及一引流板;在兩側板的下端且靠近里側的位置分別開設有與所述旋轉軸配合的孔,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分別通過該孔穿設于兩側板上,所述兩擋塊分別設于兩側板相對的一側;所述引流板位于兩側板之間,引流板的橫向尺寸與兩側板的間距對應,該引流板的下端與所述旋轉軸固定連接以可隨旋轉軸的轉動而轉動,兩擋塊對應位于兩側板的上端且處于引流板處于豎直狀態的外側位置,所述兩擋塊用于抵擋于引流板的外表面處以使得引流板的上端呈向外傾斜狀。
本方案中,通過在兩個側板上設置旋轉軸,使引流板的下端與旋轉軸固定,上端與兩個側板上的擋塊配合,最終使得引流板可以相對于兩個側板進行轉動。通過該結構,在澆筑構造柱時,僅需要將本引流澆筑工具置于一個模板的上端,安裝于兩墻體上,即可對構造柱進行澆筑,并且在即將澆筑完畢時,慢慢推動引流板以使其逐漸呈豎立狀后,固定引流板。其好處是構造柱澆筑完成后,不會產生凸塊狀混凝土,即在完成澆筑后不用進行剔鑿工作。
作為優化,還包括分別與兩側板連接的兩支座,兩支座分別與兩側板呈垂直狀。在兩側板上分別設置兩支座,兩支座與兩側板呈垂直狀,在安裝引流工具時,兩支座能夠分別與兩墻體緊密貼合,便于引流工具的安裝。
作為優化,在兩支座上端的外表面還分別設有一定位裝置,在兩側板靠近兩定位裝置的位置分別設有一過槽,當所述引流板呈垂直狀態時,兩定位裝置分別穿過兩過槽后抵擋于引流板的外表面。定位裝置對引流板起到豎直限位作用,使得引流板可以呈豎直狀態。
作為優化,在所述引流板的外表面上設置有一操作手柄。
作為優化,所述兩側板呈扇形。
作為優化,在所述引流板的下端面還設置有一密封塊,該密封塊用于當引流板的上端呈向外傾斜的打開狀時,密封引流板向內傾斜的下端空隙。
作為優化,所述側板采用廢棄的鋼板制作而成。
作為優化,兩支座采用廢棄的鋼板制作而成。
本發明用于構造柱的引流澆筑工具,在利用它澆筑構造柱時,將引流板打開后即可對構造柱進行澆筑,在即將澆筑完畢時,慢慢推動引流板,以逐漸堵住開口,澆筑好的構造柱的頂面和側面均呈平面或者趨近于平面狀,因此,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的凸塊狀混凝土的出現,不需要對凸塊狀的混凝土進行剔鑿工作,保證構造柱一次成型,可以大量節約構造柱澆筑施工成本,減少了工人的工作強度,工作時間,增加了工作效率,節約了人力物力。通過設置支座的方式,使得兩個側板更容易安裝于兩個墻面上,在澆筑完畢后,便于拆除,拆除后的用于構造柱的引流澆筑工具可以重復再次利用,支座和側板采用廢棄的鋼板進行制作,減少了制作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用于構造柱的引流澆筑工具打開時的狀態圖。
圖2是本發明用于構造柱的引流澆筑工具關閉時的狀態圖。
圖3是圖2中的局部放大圖。
圖4是本發明用于構造柱的引流澆筑工具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2256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游泳池地面檢修口
- 下一篇:一種保溫輕骨料混凝土樓面綠色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