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換熱機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147886.7 | 申請日: | 2015-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293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偉華;李寧;周慶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8D9/00 | 分類號: | F28D9/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陳躍琳 |
| 地址: | 541004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組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氣體處理調節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換熱機組。
背景技術
常用的處理氣體的換熱機組,通常采用翅片套管式換熱器,雖然這種結構的換熱器具備一定的換熱能力,但是存在直接換熱面積小、體積大、氣體一側阻力偏高等問題,隨著對機組換熱量和換熱溫差要求的加大,這種不足會更加顯著。此外,上述結構的換熱器由于間接參與換熱的翅片強度低、間距小,往往容易造成換熱器臟堵積灰又不便于清洗,給換熱機組的日常運行維護造成了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是現有換熱器存在熱交換效率低和氣體側阻力大等問題,提供一種換熱機組,其具有熱交換效率高、氣體側阻力小且結構緊湊的特點。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換熱機組,由箱體、風機和換熱器組成;箱體的相對兩側分別開設有氣體入口和氣體出口;風機安裝在箱體的外側,且風機的出口與箱體的氣體入口相連通;換熱器安裝于箱體的內腔中,且位于箱體的氣體入口和氣體出口之間;風機產生的氣體從氣體入口進入到箱體密閉的內腔中,并經過換熱器后從氣體出口排出箱體外;換熱器包括至少一個封閉通道和至少一個敞開通道;封閉通道和敞開通道相互間隔設置,即每個封閉通道的兩側均為敞開通道;封閉通道和敞開通道相貼的板片為封閉通道的基本換熱面;所有的封閉通道和敞開通道并行排布,在箱體的內腔中,封閉通道和敞開通道的并行排布方向與氣體入口和氣體出口的連線方向相垂直;所有的封閉通道的內腔通過進出總管相連通,流體從進出總管的入口流入到各個封閉通道的內腔中,并從進出總管的入口流出封閉通道的內腔。
所述基本換熱面的表面為凹凸表面。
在并行排布方向上,封閉通道的寬度小于敞開通道的寬度。
所述流體為制冷工質、熱泵工質、載冷介質或載熱介質。
所述氣體為空氣。
所述風機是軸流風機或離心風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采用使用板片形成的敞開通道來對氣體進行處理,這樣能夠通過增加換熱器的直接換熱面積提高傳熱效率,使得換熱器更為緊湊并且能有效降低氣體側的流通阻力,便于對氣體進行大流量、大溫差的加熱或冷卻處理。此外,由于直接傳熱的板片強度高,在運行管理中更容易實現清洗維護。本換熱機組可以應用于供冷供熱以及熱回收領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換熱機組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施例換熱器的簡化示意圖。
圖中標號:1、箱體;2、換熱器;3、進出總管;4、風機;5、氣體入口;6、氣體出口;7、封閉通道;8、敞開通道;9、板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換熱機組,如圖1所示,其主要由箱體1、風機4和換熱器2組成。箱體1的相對兩側分別開設有氣體入口5和氣體出口6。風機4安裝在箱體1的外側,且風機4的出口與箱體1的氣體入口5相連通。換熱器2安裝于箱體1的內腔中,且位于箱體1的氣體入口5和氣體出口6之間,并保證一定的距離。
所述換熱器2為本發明的核心改進點,其結構如圖2所示,其是有多列板片9分隔形成的至少一個封閉通道7和至少一個敞開通道8。封閉通道7和敞開通道8相互間隔設置,即每個封閉通道7的兩側均為敞開通道8。封閉通道7和敞開通道8相貼的板片9為封閉通道7的基本換熱面。所有的封閉通道7和敞開通道8并行排布,在箱體1的內腔中,封閉通道7和敞開通道8的并行排布方向與氣體入口5和氣體出口6的連線方向即氣體流向相垂直。在并行排布方向上,封閉通道7的寬度小于敞開通道8的寬度。所有的封閉通道7的內腔通過進出總管3相連通,流體從進出總管3的入口流入到各個封閉通道7的內腔中,并從進出總管3的入口流出封閉通道7的內腔。多路封閉通道7內有流體流動,多路敞開通道8內有氣體流動,流體和氣體由板片9隔開并通過板片9進行熱交換。
所述換熱器2的多列板片9,垂直方向的尺寸可以大于水平方向的尺寸,也可以是垂直方向的尺寸小于水平方向的尺寸。基本換熱面的表面可以為光滑表面,但為了強化傳熱,在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基本換熱面為凹凸表面。
為了保證熱交換效率,并減小氣體阻力,在并行排布方向上,封閉通道7的寬度小于敞開通道8的寬度。換熱器2內的多路封閉通道7互相連通,為了控制和使用方便,多路流體通道入口采用一條總管道流入,多路流體通道出口匯成一條總管道流出。進、出總管道的位置,可以相互垂直布置,也可以對角布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未經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14788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