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單元和成像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103246.6 | 申請日: | 2015-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9146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波多野富加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佳能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3G15/16 | 分類號: | G03G15/16;G03G15/00;B65H5/0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11038 | 代理人: | 賈金巖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元 成像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應用在電子照相成像設備或者靜電記錄成像設備中的帶單元和成像設備,所述電子照相成像設備或者靜電記錄成像設備例如是復印機、打印機或者傳真機。
背景技術
例如,傳統電子照相成像設備使用環形帶(每條所述環形帶在下文中還均簡稱為“帶”)作為感光帶、轉印材料傳送帶、中間轉印帶等。因老化或者長時間驅動而造成的疲勞可能會損壞這些帶,并且因此在許多情況中需要定期更換所述帶。
作為更換這種帶的一種方法,日本專利特開No.2004-109267公開了以下內容。具體地,支撐輥的支撐單元形成為能夠折疊成兩部分,其中,帶圍繞所述輥周圍被拉緊。為了更換帶,折疊支撐單元,使得當從側表面側觀察時由支撐單元的外邊緣線限定的伸出區域小于由帶的外周限定的區域。以不同的方法,支撐單元由一對可分離的框架形成。為了更換帶,通過旋松螺絲來分離框架,并且拆卸輥。
然而,上述傳統方法通常需要復雜的構造和繁復的操作,以便附接和拆卸帶,這可能在更換帶期間損壞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種帶單元,所述帶單元包括:環形帶;多個輥,所述多個輥包括張緊輥,所述張緊輥將張力施加到所述帶并且所述帶圍繞所述輥被拉緊;支撐構件,所述支撐構件支撐所述多個輥;兩個軸承構成的一組軸承,所述兩個軸承能夠運動地設置于所述支撐構件的相應部分,所述部分對應于所述張緊輥的縱向端部,并且所述兩個軸承能夠旋轉地支撐所述張緊輥,其中,在其中一個軸承從所述支撐構件拆卸下之后,所述張緊輥能夠從所述帶單元拉出,然后,待被更換的所述帶能夠從所述帶單元拉出;推壓構件,所述推壓構件中的一個推壓構件設置在所述支撐構件和其中一個軸承之間,而所述推壓構件中的另一個推壓構件設置在所述支撐構件和另一個軸承之間,并且所述推壓構件將由所述軸承支撐的所述張緊輥推壓到所述帶;和至少兩個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設置在所述支撐構件的面向所述張緊輥的軸向延伸表面的部分處,所述突出部構造成:在更換所述帶操作期間,在所述帶單元放置成使得所述張緊輥的軸線方向平行于大體豎直方向并且在豎直方向上位于上方的軸承被從支撐構件上卸下的狀態中,與所述帶配合保持所述張緊輥的位置,以使張緊輥不會沿著與所述推壓構件的推壓方向交叉的方向傾斜。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帶單元的成像設備。
參照附圖從示例性實施例的以下描述中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將變得顯而易見。
附圖說明
圖1是成像設備的示意性剖視圖;
圖2是中間轉印帶單元的透視圖;
圖3是中間轉印帶的透視放大圖;
圖4是中間轉印帶單元的透視圖,其用于圖解用于替換中間轉印帶的程序;
圖5是中間轉印帶單元的透視圖,其用于圖解用于替換中間轉印帶的程序;
圖6是中間轉印帶單元的透視圖,其用于圖解用于替換中間轉印帶的程序;
圖7是中間轉印帶單元的透視圖,其用于圖解用于替換中間轉印帶的程序;
圖8是中間轉印帶單元的透視圖,其用于圖解用于替換中間轉印帶的程序;
圖9是一區域的透視放大圖,軸承構件將在該區域中被附接到框架上;
圖10是軸承構件的透視圖;
圖11是圖解了張緊輥被限制部分限制的狀態的側視圖;
圖12是一區域的側視圖,軸承構件將在該區域中被附接到框架上,所述側視圖用于圖解附接軸承構件的程序。
具體實施方式
將參照附圖在下文更加詳細地描述根據本發明的帶單元和成像設備。
實施例1
1、成像設備的整體構造和操作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成像設備的示意性剖視圖。本實施例的成像設備100是中間轉印類型串列式激光束打印機,所述打印機能夠以電子照相方式形成全彩圖像。
成像設備100包括作為多個成像單元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成像單元SY、SM、SC和SK。成像單元SY、SM、SC和SK分別形成黃色(Y)、洋紅(M)、青色(C)和黑色(K)的圖像。
在這個實施例中,成像單元SY、SM、SC和SK的構造和操作基本相同,除了所使用的調色劑的顏色不同之外。因此,在下文中,在不需要專門區分的地方省略包括在附圖標記的末端以便每個均代表用于對應的一種顏色的一種組分的Y、M、C和K,并且將針對全部組分予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佳能株式會社,未經佳能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1032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自動學習功能的電子鼻智能烘烤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圖像形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