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道岔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97729.X | 申請日: | 2015-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119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海和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7/00 | 分類號: | E01B7/00;E01B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60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道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岔鋼軌件,尤其涉及一種道岔。
背景技術
道岔是使列車由一組軌道轉到另一組軌道上去的裝置。每一組道岔由轉轍器、岔心、兩根護軌和岔枕組成,由長柄以杠桿原理撥動兩根活動軌道,使車輛輪緣依開通方向駛入預定進路。目前鐵路道岔的各部件都是由普通鋼軌經彎折后機加工而成,其表面硬度不高,易磨損。特別是列車提速后,道岔上各部件的磨損速度更快,直接影響道岔的使用壽命和行車安全。更為重要的是,現有技術中,對在道岔變形過程中尖軌是否到位沒有有效的監測手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的、使用壽命長、結構簡單的道岔。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道岔,包括:一對基本軌;一對尖軌,所述一對尖軌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一對基本軌之間,其中一個尖軌與其中一個基本軌相接時,另一個尖軌與另一個基本軌脫離;轍叉,其包括一對翼軌和一個心軌,其中,所述一對翼軌分別在所述心軌的兩側延伸,各翼軌的起始端與一個尖軌的末端連接;一對護軌,各護軌設置在一個翼軌的外側;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壓力傳感器,所述傳感器基座設置在所述其中一個尖軌的尾部,在所述其中一個尖軌的尾部設置有沿水平方向貫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傳感器基座設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內,所述傳感器基座的兩側分別固定有一個壓力傳感器,每個壓力傳感器設置有在被觸碰時生成壓力信號的壓力觸片,在所述其中一個尖軌與所述基本軌對接時,其中一個壓力觸片被觸碰并生成壓力信號,在所述其中一個尖軌與一個翼軌對接時,另一個壓力觸片被觸碰并生成壓力信號;
控制器,其與所述壓力傳感器和一報警器連接,在接收到所述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號后,控制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
優選的是,所述的道岔中,在所述第一通孔內固定有一筒狀結構,一彈簧設置在所述筒狀結構內,所述彈簧套設在所述傳感器基座的外側,其中間部位與所述筒狀結構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傳感器基座的兩端固定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的道岔中,所述筒狀結構的兩端分別具有一個沿所述筒狀結構的徑向向外側延伸的固定環,所述固定環通過螺栓規定在所述其中一個尖軌上。
優選的是,所述的道岔中,所述第一通孔設置在所述其中一個尖軌高度的二分之一處。
優選的是,所述的道岔中,所述報警器設置在鐵路控制室。
優選的是,所述的道岔中,所述其中一個基本軌上開設有一水平設置的第二通孔,在所述其中一個尖軌與所述其中一個基本軌對接時,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正對齊。
優選的是,所述的道岔中,所述第二通孔可插拔地設置有一實心的金屬塞,所述金屬塞為由鋼材料制成。
本發明所述的道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壓力傳感器檢測其中一個尖軌是否到位,并由控制器發出檢測信號,從而使控制人員對轉轍動作做出有效判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道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所述壓力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道岔,包括:一對基本軌;一對尖軌,所述一對尖軌以可滑動的方式設置在所述一對基本軌之間,其中一個尖軌與其中一個基本軌相接時,另一個尖軌與另一個基本軌脫離;轍叉,其包括一對翼軌和一個心軌,其中,所述一對翼軌分別在所述心軌的兩側延伸,各翼軌的起始端與一個尖軌的末端連接;一對護軌,各護軌設置在一個翼軌的外側;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力傳感器,所述傳感器基座設置在所述其中一個尖軌的尾部,在所述其中一個尖軌的尾部設置有沿水平方向貫穿的第一通孔,所述傳感器基座設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內,所述傳感器基座的兩側分別固定有一個壓力傳感器,每個壓力傳感器設置有在被觸碰時生成壓力信號的壓力觸片,在所述其中一個尖軌與所述基本軌對接時,其中一個壓力觸片被觸碰并生成壓力信號,在所述其中一個尖軌與一個翼軌對接時,另一個壓力觸片被觸碰并生成壓力信號;控制器,其與所述壓力傳感器和一報警器連接,在接收到所述壓力傳感器的壓力信號后,控制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海和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海和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9772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