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循環物流器具的電源管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96566.3 | 申請日: | 2015-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3486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鴻研物流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18 | 分類號: | H04L12/18;H02J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須一平;邱忠貺 |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物流 器具 電源 管理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循環物流器具的電源管理方法及裝置,可循環物流器具包括周期性地發送廣播幀的無線信標部和提供電力的電源部,廣播幀至少包括無線信標部的唯一標識及電量信息,包括以下步驟:當可循環物流器具的電源部的電量不足時,發送含有電量不足信息的廣播幀;終端接收廣播幀,將電量不足的可循環物流器具的無線信標部的唯一標識作為上傳信息上傳到云端服務器;以及云端服務器根據上傳信息向終端發出維護指令。通過本發明,可以方便且及時地對可循環物流器具進行電源管理,提高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流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循環物流器具的電源管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物流領域,經常會對可循環物流器具進行追蹤。RFID(射頻標簽)技術在智能化物流領域是常見的貨物/器具追蹤實施手段,尤其是有源RFID針對中等距離的設備/器具追蹤有良好的效果。當前有源RFID技術(即內置芯片自帶電源的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對產品進行識別時,產品內置芯片的電源的電量一旦耗盡,更換電源非常困難,特別是電源無法取出來的情況下。內置電源的續航時間較短,能夠維持不間斷廣播特征信號的時間一般為2年左右,對于使用時間較長的可循環物流容器,使用周期一般為8年左右,電源續航時間遠小于產品的使用周期。目前為止,沒有一種大批量應用于可循環物流容器識別的電源管理方案。另外,對于可循環物流器具也可以基于iBeacon技術來代替RFID,iBeacon協議是蘋果公司開發的一種通過低功耗藍牙(BLE)進行十分精確的微定位的協議,從IOS7.0和安卓4.3開始得到支持。通過此技術,設備可以接收一定范圍由其他iBeacons發出來的信號,同時也可以把自身的信息在一定范圍內傳給其他用戶。但此時仍然存在著上述電源續航時間遠小于產品的使用周期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循環物流器具的電源管理方法及裝置,可以方便且及時地對可循環物流器具進行電源管理,提高使用壽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可循環物流器具的電源管理方法,可循環物流器具包括周期性地發送廣播幀的無線信標部和提供電力的電源部,廣播幀至少包括無線信標部的唯一標識及電量信息,包括以下步驟:當可循環物流器具的電源部的電量不足時,發送含有電量不足信息的廣播幀;終端接收廣播幀,將電量不足的可循環物流器具的無線信標部的唯一標識作為上傳信息上傳到云端服務器;以及云端服務器根據上傳信息向終端發出維護指令。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還公開了一種可循環物流器具的電源管理裝置,可循環物流器具包括周期性地發送廣播幀的無線信標部和提供電力的電源部,廣播幀至少包括無線信標部的唯一標識及電量信息,包括:發送單元,用于當可循環物流器具的電源部的電量不足時,發送含有電量不足信息的廣播幀;上傳單元,用于使終端接收廣播幀,將電量不足的可循環物流器具的無線信標部的唯一標識作為上傳信息上傳到云端服務器;以及維護單元,用于使云端服務器根據上傳信息向終端發出維護指令。
本發明實施方式與現有技術相比,主要區別及其效果在于:
可循環物流器具一旦電量低下立即會被終端所發現,云端服務器指揮進行維護,可以方便且及時地對可循環物流器具進行電源管理,提高使用壽命。
進一步地,以位于可循環物流器具上的提示部進行電量不足的提示,從而提高了提示準確率和效率。
進一步地,可循環物流器具被堆疊為多個垛,對每個垛中的一個可循環物流器具進行充電的話,該垛中的所有可循環物流器具都被充電,從而成倍地提高了充電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可循環物流器具的電源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可循環物流器具的堆疊方式的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堆疊方式中的單個可循環物流器具的折疊時和直立時的連線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鴻研物流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鴻研物流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965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會話對準轉發系統
- 下一篇:PLC的通信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