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94846.0 | 申請日: | 2015-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902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里井彩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29C47/36 | 分類號: | B29C47/36;B29C47/12;B29C47/08;B29D3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85 | 代理人: | 鐘守期,楊勇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氣 輪胎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以降低充氣輪胎的滾動阻力為目的,使用以高比例混合了二氧化硅的非導電橡膠材料來形成胎面橡膠或胎側橡膠等橡膠構件的方法已被公知。由這種非導電橡膠形成的輪胎,因容易產生無線電噪聲等不良狀況,需要確保導電性。
作為一種確保輪胎導電性的技術,在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如下方案:將胎側橡膠形成為具有內層橡膠和外層橡膠的兩層結構,并且使這些內層橡膠和外層橡膠中的任意一方由導電橡膠形成,由此確保胎側部的導電通路。但是,形成為兩層結構的情況下,例如,若內層橡膠為導電橡膠,則通常存在內層橡膠與胎體(carcass)之間粘合性差的問題。另外,通常,為降低滾動阻力,優選盡量減小導電層的厚度,但是若將導電橡膠用作外層橡膠并做成薄壁,則在使用時外傷可能會損傷導電通路并損害導電性。
為解決該問題,本發明人認為,將胎側橡膠形成為三層以上的結構,并且在非導電層之間夾入導電層的構成是有效果的。例如在專利文獻2中也公開了有關將胎側橡膠形成為三層結構的內容,但并沒有公開了將導電層夾入在非導電層之間以解決上述問題的內容。
并且,作為充氣輪胎的胎側橡膠構件的成型方法,在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如下一種方法:從擠出機的口模對著支撐面擠出橡膠材料,同時使該支撐面和口模進行相對的旋轉移動,從而成型薄板圓環狀胎側橡膠構件的方法。使用該技術能夠想到如下方案:在成型所述三層結構的胎側橡膠構件的情況下,將由導電層夾入非導電層之間而成的三層結構的橡膠材料,從口模以其原有的狀態擠出,從而形成為圓環狀。但是,擠出這種三層結構時,難以控制各層的體積,也難以穩定的擠出導電層。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8/038462號
專利文獻2:日本國特開平11-19861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國特開2013-107370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本發明是鑒于以上情況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容易且穩定地制造圓環狀胎側橡膠構件,并且能夠確保導電性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圓環狀胎側橡膠構件具有導電層被夾持在非導電層的結構。
解決課題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提供以下(1)至(9)的實施方式。
(1)一種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所述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藝:通過從擠出機的口模對著支撐面擠出橡膠材料,同時使所述支撐面和所述口模進行數圈相對的旋轉移動,并依次層疊所擠出的橡膠材料,從而在所述支撐面上成型圓環狀胎側橡膠構件的工藝,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圈時從所述口模以由非導電橡膠材料構成的非導電層的單層結構擠出,在第二圈以后的至少一圈時,從所述口模以由非導電層和導電層構成的兩層結構擠出,從而成型具有導電層被夾持在非導電層之間的結構的所述胎側橡膠構件,其中所述非導電層由非導電橡膠材料構成,所述導電層由導電橡膠材料構成。
(2)根據(1)所述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所述兩層結構擠出時,以所述導電層的寬度比所述非導電層大的方式從所述口模擠出。
(3)根據(1)或(2)所述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模的開口形狀為梯形形狀,在以所述兩層結構擠出時,以所述梯形的相互平行的兩邊中的長邊側形成為所述導電層的方式從所述口模擠出。
(4)根據(1)至(3)任一項所述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將圓環狀所述胎側橡膠構件粘貼在成型(shaping)后未硫化的輪胎中間體的胎側部,并且在胎面橡膠構件的端部放置所述胎側橡膠構件的外周端部,而且使用按壓裝置來按壓該外周端部,從而使所述胎側橡膠構件的所述導電層與所述胎面橡膠構件接觸。
(5)根據(1)至(4)任一項所述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成型所述胎側橡膠構件時,在第一圈時以非導電層的單層結構擠出,在第二圈時以由非導電層及導電層構成的兩層結構擠出,并且將第二圈的擠出部分層疊在第一圈的擠出部分上,以使第二圈的導電層與第一圈的非導電層粘合。
(6)根據(5)所述的充氣輪胎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將所述第一圈的擠出部分形成為內側、且將所述第二圈的擠出部分形成為輪胎外表面的方式,將所述胎側橡膠構件粘貼在成型后未硫化的輪胎中間體的胎側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948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