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銀花高產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92461.0 | 申請日: | 2015-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857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文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文成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陳其霞 |
| 地址: | 234115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銀花 高產 栽培 方法 | ||
1.一種金銀花高產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整地、定植
選擇向陽的、相對肥沃的土壤,施足基肥,深翻耕細,按墩行距1.2×1.5米挖坑,在每個坑表面鋪上一層3-5cm厚的基質,在晚秋或早春進行定植,每畝地栽450-500墩,每墩栽苗1株,用土壓實,澆足水,封好土;所述的基質由下列重量份的組分原料經發酵制備而成:食用菌棒40-50、農作物秸稈20-30、樹皮10-15、過期的奶制品10-15、磷酸二銨2-3、硫酸鉀3-4、尿素1-2、蛋殼8-10、骨粉5-8、阿維菌素廢液3-4、4.5億個/毫升的芽孢桿菌2-5,味精生產過程中的下腳料4-6、草木灰8-10、藥渣4-6、鋸末8-10、陶粒5-10、沸石粉8-10、活性炭0.5-1.0、姜黃渣1-4、乙氧基喹啉0.3-0.5、丙酸鈣0.2-0.4、適量水,混合發酵而得到基質;
(2)中耕除草:移栽成活后,每年要中耕除草3~4次;
(3)施肥:每年春季、秋季要結合除草追肥,春天在萌芽前追施氮素肥料,每畝追施尿素10~20千克,夏季在每茬花采收后立即追施氮磷鉀復合肥,秋后在落葉前施用基礎肥料,將距離每顆植株周圍30厘米的土壤深翻,再施入農家肥5-10千克,頭茬花采摘后,應及時追施速效肥,以提高產量,施肥后要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拌勻,封土后澆水;
(4)整形剪枝:
對定植后的幼齡花株,以培養株型為主,一般先留3-5個主桿,主桿的布局要合理,應采取短截頂梢,促其增粗;
頭茬花后第一次剪梢,在6月上旬進行;第二次7月中旬二茬花后剪夏梢;第三次8月下旬三茬花后剪秋梢,生長期修剪,要求以輕剪為主,壯枝、長枝留3—4節短截,短枝不剪;
冬剪在冬季葉全部脫落后到翌年春萌動前進行冬剪,冬剪主要掌握“旺枝輕剪,弱枝重剪、枝枝都剪”的原則;要考慮新枝長出后株形完整合理,有利于通風透光,壯枝宜輕剪一般保留8-10對芽;弱枝要重一些;保留3-5對芽;對細、弱、病和纏繞枝交叉枝要全部剪除,修剪要因地制宜、因株制宜,切忌“一刀截”,對水肥條件好,生長壯旺的植株一般剪要采取回縮更新,以疏刪為主,動“大手術”的方法,改造更新老花墩;
(5)病蟲害防治金銀花很少發生病害,如果發生褐斑病,采用的措施如下:a、發病初期,注意摘除病葉,以防病害蔓延,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增施有機肥,控制施用氮肥,多施磷、鉀肥,促進樹勢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多雨季節,及時排水,降低土壤濕度,適當修剪,改善通風透光,以控制病害發生b、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7~10d噴一次,連噴2~3次,注意交替輪換用藥,雨天或晴天中午不宜噴藥;蟲害主要是中華忍冬圓尾蚜在金銀花萌芽后至開花前對內梢進行危害,可用15%的吡蟲啉2500倍液噴施;
(6)采收及加工現蕾后15-20天即可采摘,花蕾上膨大,呈青白色為采摘適期;采摘宜在每天的清晨和上午,采后的鮮花應先放入綠茶殺青機中進行殺青處理,殺青溫度120-140℃,殺青時間5-8分鐘,殺青后的金銀花再進入烘干機內進行烘干,烘干溫度先高后低,先在65-70℃下烘干30-40分鐘,然后逐漸降溫到50-45℃下烘干,自然冷卻后,放入食品級塑料袋內扎口保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文成,未經楊文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9246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