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91762.1 | 申請日: | 2015-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23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璐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8 | 分類號: | A61K36/8998;A61P29/00;A61P9/00;A61K35/618;A61K35/64;A61K35/02;A61K33/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風濕性 心臟病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中藥,屬于心內科中藥配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風濕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是指由于風濕熱活動,累及心臟瓣膜而造成的心臟瓣膜病變。本病初起,以外感風寒、濕熱之邪而致病,邪氣久羈,內舍于心、而成為心痹,發為本病。風、寒、濕、熱之邪是引起本病的外在因素,體質虛弱者,易于遭受外邪的侵襲,但體壯之人由于久居濕地,或保暖失宜,或冒雨涉水,或汗出當風,外感風寒濕邪,或邪入日久化熱也可成為本病。也有患者先天不足或病后體質虛弱,氣血不足,衛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病后,又無力驅邪外出,以致風、濕、熱之邪,逐漸深入,留連于筋骨血脈而為痹證。陽虛衛外不固,易為風寒濕邪所傷,故患者多為風寒濕痹;陰虛之體,陽氣相對偏盛,臟腑經絡,先有蓄熱,故即使感受風、寒、濕邪,侵入人體后也會從陽化熱,故成為風熱濕痹。邪客于脈日久,或脈痹不已復感于邪,內舍于心,則心悸、胸悶。胸痹甚者,喘息不得臥,發為風濕性心臟炎的主要表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中藥,以便更好地針對風濕性心臟病進行治療。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煅牡蠣5~9份、玉竹4~6份、焦三仙6~8份、蟋蟀粉3~5份、車前子8~10份、蔞芍3~6份、鹽附子4~6份、朱砂2~4份、芡實2~6份、生龍齒3~5份、坤草2~6份、全當歸6~9份、白茯苓4~6份、黨參5~10份。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煅牡蠣5份、玉竹4份、焦三仙6份、蟋蟀粉3份、車前子8份、蔞芍3份、鹽附子4份、朱砂2份、芡實2份、生龍齒3份、坤草2份、全當歸6份、白茯苓4份、黨參5份。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煅牡蠣7份、玉竹5份、焦三仙7份、蟋蟀粉4份、車前子9份、蔞芍5份、鹽附子5份、朱砂3份、芡實4份、生龍齒4份、坤草4份、全當歸7份、白茯苓5份、黨參8份。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風濕性心臟病的中藥,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煅牡蠣9份、玉竹6份、焦三仙8份、蟋蟀粉5份、車前子10份、蔞芍6份、鹽附子6份、朱砂4份、芡實6份、生龍齒5份、坤草6份、全當歸9份、白茯苓6份、黨參10份。
上述各組分的中藥藥理和作用如下:
(1)煅牡蠣:收斂固澀,制酸止痛,重鎮安神,軟堅散結。治胃痛泛酸,心神不安,失眠,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等。
(2)玉竹:味甘,性微寒。入肺、胃經。具有養陰、潤燥、除煩、止渴的功效。治熱病傷陰、咳嗽煩渴、虛勞發熱、消谷易饑、小便頻數等。
(3)焦三仙:具有健脾開胃、消食導滯功效。適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痞脹滿等癥。
(4)蟋蟀粉:味辛、咸;性溫。歸膀胱,小腸經。利尿消腫。主癃閉;水腫;腹水;小兒遺尿。
(5)車前子:味甘,性寒。利水,清熱,明日,祛痰,滲濕止瀉。治小便不通,淋濁,帶下,尿血,暑濕瀉痢,咳嗽多痰,濕痹,目赤障翳。
(6)蔞芍: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
(7)鹽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歸歸心、腎、脾經。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用于陰盛克陽,大汗亡陽,吐瀉厥逆,肢冷脈微,心腹冷痛,冷痢,腳氣水腫,風寒濕痹,宮冷,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陰疽瘡瘍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8)朱砂: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明目。通血脈,止煩滿、消渴,益精神,悅澤人面,除中惡腹痛,毒氣疥痿諸瘡。可以治療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癥,眩暈,目昏,腫毒,瘡瘍,疥癬。養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
(9)芡實:味甘、澀,性平。歸脾、腎經。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祛濕止帶等功能。用于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10)生龍齒:鎮驚安神,清熱除煩。主治驚癇癲狂,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身熱心煩。
(11)坤草:味辛、苦,性涼。活血調經,利尿消腫。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急性腎炎水腫。
(12)全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璐,未經王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9176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