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飼養二化螟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86108.1 | 申請日: | 2015-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048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明;鐘海英;張玨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向慶寧 |
| 地址: | 310021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飼養 二化螟 方法 | ||
1.一種飼養二化螟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提供飼養二化螟幼蟲的第一裝置,該第一裝置包括:無色透明的500ml玻璃瓶;玻璃瓶的底部鋪有4層紗布,在紗布上墊一張濾紙;在濾紙上方呈“三角形”的放置3段新鮮茭白塊;
向第一裝置中的茭白上接入二化螟蟻螟200頭,讓其自然取食,當飼養7天后,茭白塊出現浸漬狀,幼蟲開始向養蟲瓶壁爬行時,及時更換新鮮茭白塊,并讓第一裝置中的幼蟲數量控制在50-60頭幼蟲;
提供飼養二化螟并讓其化蛹的第二裝置,該第二裝置包括:無色透明的500ml玻璃瓶;玻璃瓶的底部鋪有4層紗布,在紗布上墊一張濾紙;濾紙上方呈“三角形”的放置3段新鮮茭白塊,在茭白塊上方依次放置1層保鮮膜、1塊干毛巾塊;之后,用黑布蓋住玻璃瓶口,并且用橡皮圈扎緊黑布,放置在養蟲架上讓其化蛹;其中待所述幼蟲發育到老熟階段時,挑取29-66頭6齡幼蟲放入第二飼養裝置中的茭白上。
2.一種飼養二化螟蛹的新方法,該方法包括:
提供飼養二化螟幼蟲的第一裝置,該第一裝置包括:無色透明的500ml玻璃瓶;玻璃瓶的底部鋪有一張濾紙,其上播種水稻,待水稻苗長到4-5cm,在水稻苗接入二化螟蟻螟200頭,讓其自然取食;每天在玻璃瓶中加入2-3ml水;
飼喂7天左右,發現稻苗開始變黃,幼蟲開始向瓶壁爬行時,及時將幼蟲用毛筆挑出,轉移到播有新稻苗的第一裝置的玻璃瓶中繼續飼養,并讓每瓶放50-60頭幼蟲,飼養中發現稻苗開始變黃后,及時更換新鮮稻苗;
待二化螟幼蟲進入老熟階段,挑取23-31頭6齡幼蟲放入第二飼養裝置,其中所述的第二飼養裝置包括:種有水稻苗的玻璃瓶中,將保鮮膜放置于新鮮水稻苗上方,然后在保鮮膜上方放置一毛巾塊;玻璃瓶口蓋一層黑布,用橡皮圈扎緊黑布,置于養蟲架上讓其化蛹。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玻璃瓶的底部外直徑:頂部外直徑:高度=8.0cm:7.0cm:10.5cm。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養蟲架為l長×w寬×h高=130cm×50.0cm×300cm,分為3層,層間距為100cm,每層底板上并列裝3盞40瓦的日光燈管,接入定時器控制開燈關燈,其中在層間加裝一層l長×w寬×h高=128.0cm×50.0cm×1.0cm的厚玻璃隔板,用以放置幼蟲玻璃瓶;使日光僅照射養蟲瓶底部;由于幼蟲具有趨光性,燈光透過玻璃隔板吸引幼蟲往瓶底活動和取食。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設置如下環境條件:室內以空調控制溫度為28±1℃,光周期為16h光照、8h黑暗,相對濕度90%左右。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該飼養方法還包括收集二化螟蛹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在l長×w寬×h高=31.0cm×22.7cm×4.2cm的白色塑料盤內墊一層柔軟的餐巾紙;去掉扎于玻璃瓶口的橡皮圈,揭開黑布,徒手小心地把毛巾塊連同保鮮膜一起取出,放于白色塑料盤內;(2)將保鮮膜正面朝上,觀察化蛹情況,定位蛹所在的位置;(3)由于有些蛹位于毛巾塊和保鮮膜中央,有的蛹則在外緣;因此根據蛹所在位置不同,盡量沿毛巾塊和保鮮膜無蛹的一側小心、逐漸撕開,使保鮮膜和毛巾塊的貼合面分離;(4)將載有蛹的毛巾塊提起約4.5~7.5cm高并向兩側倒卷,使蛹落于柔軟的餐巾紙上;收集的所有蛹放入培養皿中,放濕棉球保濕,待羽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8610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