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顎破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85672.1 | 申請日: | 2015-0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4609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連方;陳利華;趙孟軍;李國強;陳炳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浙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04 | 分類號: | B02C1/04;B02C1/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顎破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山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顎破機。
背景技術
顎破機是一種用于破碎石料的礦山機械,其原理是通過驅動機組帶動動顎組顎式擺動,動顎組與定顎架之間相互咬合,模擬動物的兩顎運動,從而對物料進行破碎作業;在動顎組顎式擺動的過程中,出料口調節機構用于支承動顎組并調節動顎組與定顎架之間的出料口,動顎拉緊緩沖機構用于拉緊動顎組并具有緩沖效果。但是,現有顎破機存在以下兩點不足之處:1,現有顎破機上的動顎組包括動顎體、動顎軸組件和支承軸承座,動顎體通過動顎軸組件架設在支承軸承座上;但動顎軸組件中的軸承和密封圈均是通過預熱后過盈套設在偏心軸上,不僅加工工序復雜而且拆卸不便,導致動顎組的日常維護麻煩。2,現有顎破機的動顎拉緊緩沖機構均采用彈簧和彈簧拉桿,通過彈簧的恢復力來拉緊動顎組;但是,由于顎破機的動顎組每次顎式擺動均會使彈簧產生形變,且擺動頻率較高,從而使得彈簧形變過快、溫度較高,加熱彈簧老化、影響拉緊和緩沖的效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顎破機,該顎破機的動顎組拆裝方便;動顎拉緊緩沖機構結構新穎,拉緊和緩沖效果好。
為了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顎破機,包括機架,以及設置在機架上的驅動機組、動顎組、出料口調節機構和動顎拉緊緩沖機構;所述機架包括機架主體,以及設置在機架主體內部前端的定顎架,以及設置在機架主體內部后端的肘板架;所述動顎組安裝在定顎架與肘板架之間的機架主體上,驅動機組與動顎組傳動相連,出料口調節機構和動顎拉緊緩沖機構均安裝在肘板架上,出料口調節機構的前端部與動顎組相抵,動顎拉緊緩沖機構的前端部與動顎組相連接;所述動顎組包括動顎體,以及設置在動顎體上的動顎襯板,以及穿設在動顎體內部的動顎軸組件,以及用于定位動顎軸組件的支承軸承座;支承軸承座定位安裝在機架上,動顎體通過動顎軸組件架設在支承軸承座上;所述動顎軸組件包括偏心軸,以及用于定位偏心軸的內部調心滾子軸承和外部調心滾子軸承;所述動顎體上設有動顎軸孔,內部調心滾子軸承定位安裝在動顎體的動顎軸孔端口處,內部調心滾子軸承的內側設有擋油環,內部調心滾子軸承外側設有內軸承端蓋,內軸承端蓋與偏心軸之間設有內密封環;所述外部調心滾子軸承通過外軸承端蓋定位安裝在支承軸承座內,外部調心滾子軸承與偏心軸之間還過盈設置有退卸套,退卸套的外側壁面呈與外部調心滾子軸承相匹配的圓柱形面,退卸套的內側壁面呈與偏心軸相匹配的錐環形面;所述外軸承端蓋與退卸套之間還設有輪側密封環,輪側密封環與退卸套端部連接固定,輪側密封環與外軸承端蓋匹配密封;
所述動顎拉緊緩沖機構包括設置在肘板架上的漲緊油缸座,以及設置在漲緊油缸座上的漲緊油缸;所述漲緊油缸座包括油缸架和軸承座,軸承座的上端通過銷軸鉸接在油缸架上,軸承座內定位安裝有支座軸承,支座軸承內部定位安裝有支座轉軸;所述漲緊油缸的端部連接固定在支座轉軸上,漲緊油缸的輸出軸鉸接在動顎體后端部上。
作為優選,所述偏心軸的兩端部分別安裝有動顎帶輪和配重飛輪。
作為優選,所述退卸套由連接部和退卸部一體連接構成,退卸套的連接部外側面上設有T型外螺紋;所述輪側密封環的環體內側面上設有T型內螺紋,退卸套與輪側密封環螺紋連接,使其連接更為牢固。
作為優選,所述退卸套的連接部端面上設有多個退卸套定位半圓孔,多個退卸套定位半圓孔沿連接部端面的周向方向規則設置;輪側密封環的環體底面上沿環體中心處規則設有多個密封環定位半圓孔;所述退卸套定位半圓孔與密封環定位半圓孔匹配構成定位圓孔,定位圓孔內設有定位銷,即通過定位圓孔與定位銷配合加固退卸套與輪側密封環之間的連接,防止其周向松動。
作為優選,所述定位圓孔至少有三個。
作為優選,所述退卸套的退卸部上開設有外油槽、內油槽和條形溝槽,外油槽是沿退卸套周向設置在退卸部外側壁面上的非封閉油槽,內油槽是沿退卸套周向設置在退卸部內側壁面上的非封閉油槽;所述條形溝槽貫穿退卸套側壁內外兩側,條形溝槽的一端開口開設在退卸部的端面上,條形溝槽與外油槽、內油槽均不相通;所述退卸套的連接部端面上設有內油槽進口和外油槽進口,內油槽進口與內油槽通過退卸套側壁內部的通道相通,外油槽進口與外油槽通過退卸套側壁內部的通道相通;拆卸時,需要同時往內油槽進口、外油槽進口內注油,液壓油由內油槽和外油槽分別滲透至退卸套的整個內側壁面和整個外側壁面,并逐漸往外推動退卸套,最終退卸套受到內部液壓推力的作用下往外退出;該結構下液壓油的滲透性強,退卸套退卸效果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浙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浙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856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