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有導通組件的微機械傳感器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85418.1 | 申請日: | 2015-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711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吳學忠;肖定邦;王興華;侯占強;李青松;徐強;李文印;劉樂樂;盧坤;羅偉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B81B7/00 | 分類號: | B81B7/00;B81C1/00;B81C3/0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43008 | 代理人: | 趙洪;鐘聲 |
| 地址: | 410073 湖南省長沙市硯瓦池***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組件 微機 傳感器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種帶有導通組件的微機械傳感器,包括上蓋(2)、敏感硅結構(3)和下蓋(1),所述上蓋(2)上設有上固定電容板(602),所述下蓋(1)上設有與所述上固定電容板(602)相對的下固定電容板(601),所述敏感硅結構(3)設于上固定電容板(602)和下固定電容板(601)之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和下蓋(1)之間還設有用于將所述上固定電容板(602)的金屬電極引至下蓋(1)的導通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有導通組件的微機械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通組件包括導通硅橋(4)、上金屬導線(502)和下金屬導線(501),所述上固定電容板(602)與導通硅橋(4)通過上金屬導線(502)電連接,所述下金屬導線(501)一端與導通硅橋(4)電連接,另一端于下蓋(1)上設為引腳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有導通組件的微機械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與導通硅橋(4)鍵合連接并壓緊上金屬導線(502),所述下蓋(1)與導通硅橋(4)鍵合連接并壓緊下金屬導線(50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有導通組件的微機械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設有上鍵合凸臺(902),所述下蓋(1)設有下鍵合凸臺(901),所述上鍵合凸臺(902)與導通硅橋(4)上側鍵合連接,所述下鍵合凸臺(901)與導通硅橋(4)下側鍵合連接,所述上金屬導線(502)端部壓緊于所述上鍵合凸臺(902)與導通硅橋(4)之間,所述下金屬導線(501)端部壓緊于所述下鍵合凸臺(901)與導通硅橋(4)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有導通組件的微機械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蓋(1)設有第一金屬焊盤(701)和第二金屬焊盤(702),所述下金屬導線(501)的引腳引至所述第一金屬焊盤(701)上,所述下固定電容板(601)的金屬電極通過金屬導線引至所述第二金屬焊盤(702)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有導通組件的微機械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開設有與所述第一金屬焊盤(701)和第二金屬焊盤(702)位置對應的缺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有導通組件的微機械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蓋(1)和上蓋(2)均設有用于容納固定電容板的金屬電極和金屬導線的玻璃凹槽。
8.一種帶有導通組件的微機械傳感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加工下蓋(1)、上蓋(2)、敏感硅結構(3)和導通硅橋(4):在上蓋(2)上制作上固定電容板(602)和上金屬導線(502),在下蓋(1)上制作下固定電容板(601)和下金屬導線(501),在一硅片晶圓上加工敏感硅結構(3)以及與敏感硅結構(3)連接為一體的導通硅橋(4);
S2:固連:上蓋(2)、硅片晶圓和下蓋(1)鍵合固連,得到三層結構,且上金屬導線(502)和下金屬導線(501)分別與導通硅橋(4)電連接;
S3:激光劃片加工:在所述三層結構上劃片得到單個的芯片結構,并實現敏感硅結構(3)與導通硅橋(4)的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8541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微機電系統用可動質量塊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叉車用貨物遮蓋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