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關聯激活模型的產品設計文檔動態推送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83676.6 | 申請日: | 2015-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1577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樹有;梁野;高一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關聯 激活 模型 產品設計 文檔 動態 推送 方法 | ||
1.一種基于關聯激活模型的產品設計文檔動態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步驟1)同一設計人員瀏覽的產品設計文檔之間具有關聯關系,通過對產品設計文檔的瀏覽記錄采用非線性離散集聚關聯分析方法獲得同一設計人員瀏覽的兩個產品設計文檔之間的關聯關系權值;
步驟2)根據設計人員的顯性與隱性反饋行為對產品設計文檔進行判斷,將產品設計文檔分為激活與未激活的兩種狀態,獲得初始激活產品設計文檔;
步驟3)通過基于關聯關系的層次關聯激活過程,將初始激活產品設計文檔及其他產品設計文檔進行分層,將激活值由激活狀態的產品設計文檔向與其具有關聯關系的未激活狀態的其他產品設計文檔傳遞,得到每個產品設計文檔的規范化激活值;
步驟4)通過規范化激活值的比較排序進行產品設計文檔的推送,并根據設計人員對產品設計文檔的顯性與隱性反饋行為進行動態推送;
所述步驟1)中非線性離散集聚關聯分析方法具體為:
1.1)產品設計文檔的瀏覽記錄預處理:
對于所有產品設計文檔的瀏覽記錄,將同一設計人員在同一天所瀏覽的產品設計文檔的瀏覽記錄歸為一個待分析數據集u,由此所有得到的待分析數據集組成待分析數據集的總集合IS={u1,u2,u3,…,uv},v表示待分析數據集的總數;
每個待分析數據集均包含有三個屬性{SPID,SIT,SFT},其中SPID為設計人員編號,SIT為待分析數據集的起始時間,SFT為待分析數據集的結束時間;
每個待分析數據集中,產品設計文檔的瀏覽記錄按時間順序排列,待分析數據集的起始時間SIT與待分析數據集的結束時間SFT的間隔為一天;
1.2)噪聲瀏覽過濾
針對每個設計人員,采用以下方式對待分析數據集中的瀏覽記錄是否有效進行判斷:
1.2.a)若瀏覽同一產品設計文檔的單次瀏覽時間t小于瀏覽時間閾值ts,并且在同一天內同一產品設計文檔的瀏覽次數n小于瀏覽次數閾值ns,則該產品設計文檔的瀏覽記錄為無效記錄;
1.2.b)若瀏覽同一產品設計文檔的單次瀏覽時間t小于瀏覽時間閾值ts,并且在同一天內同一產品設計文檔的瀏覽次數n大于等于瀏覽次數閾值ns,則該產品設計文檔的瀏覽記錄為有效記錄;
1.2.c)若瀏覽同一產品設計文檔的單次瀏覽時間t大于等于瀏覽時間閾值ts,并且在同一天內同一產品設計文檔的瀏覽次數n大于等于1,則該產品設計文檔的瀏覽記錄為有效記錄;然后將對于有效記錄所對應的產品設計文檔繼續以下步驟,將無效記錄刪除;
1.3)關聯關系權值計算
采用以下公式計算獲得關聯關系權值:
其中,wij為待分析數據集中兩個產品設計文檔ki與產品設計文檔kj之間關聯關系權值,i、j為產品設計文檔的序數,產品設計文檔ki與產品設計文檔kj為不同的產品設計文檔,i≠j,min(lij)為產品設計文檔ki與產品設計文檔kj的瀏覽記錄之間的離散最小間距,lij為產品設計文檔ki與產品設計文檔kj各自對應的瀏覽記錄之間的距離,a,b,c為第一、第二、第三調整參數;
由此計算得到各個待分析數據集下所有產品設計文檔ki與產品設計文檔kj之間的關聯關系權值,取不同待分析數據集下所有產品設計文檔ki與產品設計文檔kj之間關聯關系權值的平均值作為最終兩者之間的關聯關系權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8367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數據分類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獲取藥品與人群之間適用關系的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