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82859.6 | 申請日: | 2015-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9335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鵬;王琳琳;韋小杰;梁杰珍;周龍昌;丁永輝;唐偉超;韋彩琴;張鵬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40/00 | 分類號: | C08F240/00;C08F8/04;C08L57/02;C08L93/00;C08L93/04;C09F1/04;B01J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 地址: | 530004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松脂 c9 c5 石油 樹脂 加氫 改性 方法 裝置 | ||
1.一種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準備原料,以松脂、C9/C5石油樹脂為原料,將其溶劑和催化劑混合,再加熱溶解;
(2)加氫反應,將步驟(1)制得的混合物放入加氫反應器內,并充入摩爾比為H2:CO2=1:1~20:1的混合氣體,加氫反應溫度為150℃~400℃,反應壓力為3.0MPa~35.0MPa;
(3)取出加氫反應器中反應后的混合氣體;
(4)加氫-脫硫反應1~10h后,經減壓后物料從加氫反應器中放出即為共混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的混合氣體中含有H2、CO2、H2S和溶劑蒸汽,從加氫反應器中取出混合氣體的流量為0~12000m3/h,將氣體通過膨脹機,膨脹機與透平壓縮機連接,往透平壓縮機內補充CO2和H2混合氣體,再將混合氣體通入加氫反應器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流出的氣體經過膨脹機后,進入氣液分離器進行分離,所得到的溶劑液體回流到加氫反應器內,剩下的氣體為H2S、H2和CO2,將氣體通入吸收塔中,經吸收塔吸收H2S氣體后,剩余H2和CO2再通入透平壓縮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添加的松脂、C9/C5石油樹脂與溶劑按質量比為1:1:1~10:10:1,所述催化劑的用量為松脂和C9/C5總質量的1~3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劑為環己烷、乙基環己烷、n-己烷、n-庚烷、礦物精油、200#溶劑油、氫化松節油中的一種或任意組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劑為改性膨潤土負載鎳或鈀。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液分離器的溫度為20~50℃,壓力是0.0MPa~0.50MPa,液體的流出量為0~100m3/h,氣體流量為0~10000m3/h。
8.一種用于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的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氫反應器,其包括:多個加熱管,設于加氫反應器內部;以及氣體分布器,其包括進氣口和多個用于排氣的噴頭;
膨脹機,其與所述加氫反應器連接;
以及透平壓縮機,其與所述膨脹機連接,并通過所述膨脹機驅動所述透平壓縮機工作,所述透平壓縮機的出氣口與所述加氫反應器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用于制備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分布器呈“L”型,其底端為圓環管狀,在該圓環管上均勻設有多個用于排氣的噴頭,所述噴頭傾斜設置;
所述加熱管為多個,呈平行均布在所述加氫反應器內部;所述氣體分布器有多個,所述多個氣體分布器相互連通,所述每個氣體分布器設在所述加熱管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用于制備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跨臨界反應系統加氫改性松脂與C9/C5石油樹脂的裝置,還包括:
溶解釜,其與所述加氫反應器連接,用于溶解生產所需的原料;
氣液分離器,其與所述膨脹機連接;
溶劑泵,其與所述氣液分離器連接,用于將分離出的液體溶劑送至所述加氫反應器內;
以及吸收塔,其進氣口與所述氣液分離器連接,出氣口與所述透平壓縮機連接,用于去除H2S氣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8285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