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紫花苜蓿綠肥輔助尾礦生態修復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81341.0 | 申請日: | 2015-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188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7 |
| 發明(設計)人: | 谷海紅;李富平;袁雪濤;盧倩倩;艾艷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聯合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A01G1/00;C05F11/00;C05F15/00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專利商標事務所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紅 |
| 地址: | 0630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紫花苜蓿 綠肥 輔助 尾礦 生態 修復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尾礦生態修復及種植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利用紫花苜蓿綠肥輔助尾礦生態修復的方法。
背景技術
礦產資源開發在為國家提供重要戰略資源的同時,也造成了環境污染的嚴重后果。據統計,開采1噸金屬礦石將有0.9噸尾礦形成,尾礦產生量可占到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總量的30%。尾礦堆積不僅使尾礦庫壓占的土地受到重金屬污染,而且尾礦常以風、水為載體不斷擴散,并通過地球化學鏈、食物鏈進入生物體,給礦區及其周邊地區的生態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了嚴重威脅。
尾礦環境修復及其關鍵技術研究,不僅是當前國際資源與環境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也是當前環境保護所面臨的緊迫任務。目前,尾礦治理方法主要有尾礦返井充填法、固結用作建筑材料法、生態修復等方法。充填和固結法由于存在處理量有限、對尾礦二次利用形成困難、成本較高、不能改善生態環境等問題,難以廣泛應用。尾礦生態修復法主要是通過尾礦庫表層種植植物改善生態環境,具有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且較為經濟。然而,由于尾礦大多存在重金屬含量過高、養分貧瘠、微生物群落結構差等植物生長限制因素,植物自然定植非常困難。因此,通過人工輔助措施,改善尾礦的植物適生性質,促進植物定植,并最終實現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是尾礦生態修復的重要內容。
基質改良是輔助生態修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通過改善尾礦的物理結構、肥力狀況等促進植物定植。用于改良尾礦的材料極其廣泛,覆土、化學肥料、有機物料(秸稈、垃圾、動物糞便、堆肥等)等都被用于尾礦的改良。但有些外加改良材料存在價格昂貴、二次污染等問題,大多不適合大范圍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諸多缺陷以及尾礦環境污染問題,一是提供一種用紫花苜蓿綠肥輔助尾礦生態修復方法,二是再用紫花苜
蓿綠肥輔助尾礦生態修復地上種植紫花苜蓿的方法。該方法利用紫花苜蓿綠肥對尾礦進行生態修復,改善尾礦生態環境,促進植物定植,減少尾礦表面地表徑流污染及沙塵污染,有效改善尾礦周邊的景觀形象。
實現上述發明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利用紫花苜蓿綠肥輔助尾礦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驟:
a.將尾礦表面進行25~35 cm深度的翻耕和精細平整;
b.然后將生長至30~40 cm高的新鮮紫花苜蓿剪碎至3~5 cm的碎段;
c.將紫花苜蓿碎段與尾礦按照重量比例充分混勻,成為種植地;
d.在種植地上種植紫花苜蓿。
作為優選方案,紫花苜蓿碎段的施用量按照紫花苜蓿干重/尾礦風干重的重量比1%~5%,與尾礦充分混勻,使其成為種植地。
作為優選方案,紫花苜蓿綠肥施用方式為單施或與其他肥料或改良劑配合施用。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其它肥料是有機肥。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改良劑是秸稈、污泥。
一種在紫花苜蓿綠肥輔助尾礦生態修復地上種植紫花苜蓿的方法,紫花苜蓿的種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a.種子處理:
紫花苜蓿種子播種前需曬種2~3天,以打破休眠,提高發芽率;
將種子用種子消毒劑消毒、浸種、催芽;
b.播種: 紫花苜蓿的播種方式為條播,先對尾礦進行30 cm深度的翻耕和精細平整后,按幅寬1 m筑壟,壟間距約0.3~0.5 m,壟高8~10 cm,壟面平整后按行距為0.3 m劃播種溝,播種溝寬0.1 m左右,播種量為每畝1~1.5 kg,播深5 cm,播種后覆土1~2 cm,再根據墑情及時鎮壓,以利于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吸水發芽;
c.管理:紫花苜蓿生長期間不需人為干預,幼苗期間生長緩慢,需及除雜草;
d. 收割:第一茬紫花苜蓿生長55~65天,至30~40 cm高時, 定期留茬收割地上部分,一年收割2~4次,收割后的紫花苜蓿作為綠肥翻埋進壟間尾礦;
e.紫花苜蓿種植5~10年后,整株回收,再對整個尾礦表層進行充分均勻地翻耕,然后再按步驟b中方法重新筑壟開墑。
作為優選方案,收割紫花苜蓿需留茬4~6cm。
本發明利用紫花苜蓿綠肥進行尾礦生態修復,紫花苜蓿綠肥既克服二次污染的缺點,又是良好的天然有機肥。紫花苜蓿綠肥還田后,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礦化,為土壤提供豐富的養分,包括氮、磷、鉀及微量營養元素,同時紫花苜蓿綠肥也為土壤提供大量、新鮮的有機物質,為土壤團粒形成提供膠結劑,使耕層物理結構得到改良,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本發明以紫花苜蓿為綠肥,其顯著的效果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聯合大學,未經河北聯合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813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播種裝置及其播種方法
- 下一篇:山地農業機械水平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