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接枝共聚脂肪酸乙烯酯制備聚羧酸減水劑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81172.0 | 申請日: | 2015-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289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3-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子明;趙明;劉曉;尹東杰;劉瑋;李慧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65/04 | 分類號: | C08F265/04;C08F218/10;C08F218/08;C08F8/12;C04B24/26;C04B10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劉萍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丙烯酸酯 類聚 接枝 共聚 脂肪酸 乙烯 制備 羧酸 水劑 方法 | ||
1.一種丙烯酸酯類聚合物接枝共聚脂肪酸乙烯酯制備聚羧酸減水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先聚合再接枝后醇解和水解的方法合成聚羧酸減水劑的條件和步驟如下:
(1)聚合反應:首先將有機溶劑加入到反應器中,升溫至60-130℃,加入分子量調節劑,再滴加丙烯酸酯和引發劑混合后的溶液1-10小時,滴加結束后繼續恒溫反應0.5-5小時,減壓蒸餾脫去有機溶劑,得到聚合產物聚丙烯酸酯;
(2)接枝共聚反應:將步驟(1)中得到的聚合產物加入到反應器中,再依次加入水、乳化劑、分子量調節劑,升溫至50-95℃,攪拌10-30分鐘待其混合均勻,然后分別滴加脂肪酸乙烯酯和質量分數為5-50%的引發劑水溶液1-10小時,滴加結束后繼續恒溫反應1-5小時,降溫至25-40℃,在得到的混合乳液中加入無機鹽飽和溶液破乳,再用去離子水洗滌2-5次,得到聚合產物;
(3)醇解反應:將步驟(2)中得到的聚合產物加入到醇溶劑中,升溫至30-70℃,加入無機堿,醇解10-120分鐘,醇解完成后減壓蒸餾脫去醇溶劑及副產物,干燥后得到聚丙烯酸酯-g-聚乙烯醇;
(4)水解反應:將步驟(3)得到的聚合物與水解所用水混合,升溫至30-70℃,加入無機堿,水解10-120分鐘,水解完成后減壓蒸餾脫去水溶劑及副產物,干燥后加入溶劑水得到所需濃度的聚羧酸減水劑溶液;
其中,步驟(1)所述的聚合反應中所用的有機溶劑為甲醇、乙醇、對二甲苯、200#溶劑油、乙二醇、甲苯或環己烷,用量與丙烯酸酯的質量比為2-10:1;步驟(1)中所述的分子量調節劑為異丙醇、正十二烷基硫醇或3-巰基丙酸異辛酯,用量與丙烯酸酯的摩爾比為0.001-0.05:1;步驟(1)中所述的丙烯酸酯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戊酯;步驟(1)中所述的引發劑為偶氮二異丁腈、偶氮二異庚腈、過氧化二苯甲酰、叔丁基過氧化氫、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或過氧化二叔丁基,用量與丙烯酸酯的摩爾比為0.001-0.05:1;
步驟(2)所述的加入水的用量與步驟(1)所述的聚丙烯酸酯質量比為5-50:1;步驟(2)所述的乳化劑為月桂酸鈉、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或硬酯酸鈉,用量與加入水的摩爾比為0.00002-0.004:1;步驟(2)所述的分子量調節劑為正十二烷基硫醇、異丙醇、巰基乙酸或巰基丙酸,用量與脂肪酸乙烯酯摩爾比為0.001-0.05:1;步驟(2)所述的脂肪酸乙烯酯為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或丁酸乙烯酯,用量與步驟(1)中所述的丙烯酸酯的摩爾比為3-45:1;步驟(2)中所述的引發劑水溶液的溶質為過硫酸鉀、過硫酸鈉或過硫酸銨,溶質用量與步驟(1)中所述的丙烯酸酯的摩爾比為0.1-0.2:1;步驟(2)中所述的無機鹽飽和溶液為飽和氯化鈉溶液、飽和氯化鈣溶液或飽和氯化鋁溶液;
步驟(3)中所述的醇為甲醇、乙醇或丙醇,用量與步驟(2)中所述的脂肪酸乙烯酯的摩爾比為2-5:1;步驟(3)中所述的無機堿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用量與醇的摩爾比為0.001-0.01:1;
步驟(4)中所述的水解所用水的用量與步驟(1)中所述的丙烯酸酯的摩爾比為2-10:1;步驟(4)中所述的無機堿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用量與水解所用水的摩爾比為0.001-0.01: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8117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