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等離子體活化包膜微氣泡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79371.8 | 申請日: | 2015-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228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定新;劉志超;陳晨;孔剛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9/50 | 分類號: | A61K9/50;A61K41/00;A61K33/00;A61P17/00;A61P35/00;A61P31/00;A61K47/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張曉霞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等離子體 活化 包膜 氣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等離子體醫學應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等離子體活化包膜微氣泡。
背景技術
研究發現等離子體產生的氣相活性粒子或與水作用后生成的液相活性粒子,如O2·、HO2、HO3、O3、OH、H2O2、ONOOH、及NO,可以很好地用于治療皮膚病、殺死癌細胞以及病原微生物,具有重要的醫療用途。然而,某些如O2·、OH、ONOOH等短壽命活性粒子,因其化學性質活潑,很難滲透進入體液中到達深層組織中進行治療。已有研究表明,多種活性粒子協同作用比單種活性粒子更具有價值,但在滲透過程中活性粒子之間濃度比例變化會使協同效果喪失。這兩方面因素都制約著等離子體用于醫學領域。
發明內容
鑒于此,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等離子體活化包膜微氣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微氣泡包括包膜與膜內物質,所述包膜的膜材料為蛋白質、脂質、表面活性劑或多聚體;所述膜內物質包括惰性氣體以及等離子體產生的活性粒子;所述包膜微氣泡還包括附著在包膜上或被包裹于包膜內的用于靶向定位的附加物質。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示的包裹等離子體產生的氣態活性粒子與納米級鐵磁顆粒的包膜微氣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就本發明而言,最基礎的實施例在于提出一種等離子體活化包膜微氣泡,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微氣泡包括包膜與膜內物質,所述包膜的膜材料為蛋白質、脂質、表面活性劑或多聚體;所述膜內物質包括惰性氣體以及等離子體產生的活性粒子;所述包膜微氣泡還包括附著在包膜上或被包裹于包膜內的用于靶向定位的附加物質。
就上述實施例而言,所述包膜微氣泡能夠提高膜內物質的滲透性,且能夠攜帶靶向定位物質,便于后期應用中的靶向應用。附著在包膜上,可以通過鑲嵌等方式。由于膜材料可以做到不與活性粒子反應并且隔絕外部環境,因此微氣泡中的微環境內大大增加了活性粒子的壽命,從而能夠維持活性粒子之間的濃度配比關系。包膜微氣泡如果附著特異性蛋白或包裹納米鐵磁材料這類靶向定位物質后,可以在特定位置聚集。更優選的,如果再利用超聲波控制包膜微氣泡的破裂以釋放內部的活性粒子。本發明可以大幅度提高活性粒子的滲透深度,并進一步具有靶向定位的功能。
所述包膜微氣泡的制備,可選擇多種方法。例如,可用聲空化方法制備包裹等離子體氣態活性粒子與納米級鐵磁顆粒的包膜微氣泡,如圖1。膜材料可為蛋白質、脂質、表面活性劑或多聚體。將混合均勻的膜材料溶液與鐵磁顆粒溶液倒入容器中,聲振儀探頭插入液面以下,聲振儀工作的同時,在容器底部勻速注入等離子體產生的氣態活性粒子。等離子體的產生方式可為沿面放電、介質阻擋放電、射流與水中放電等其他方式。制備結束后離心混合溶液,分離包膜微氣泡。包裹等離子體與水作用產生的液態活性粒子的包膜微氣泡制備方式與此類似。更廣泛的,所述等離子體活化包膜微氣泡,利用聲空化、或冷凍干燥、或噴霧、或乳液,或噴墨印跡方式制備。
優選的,將等離子處理過的水溶液與膜材料溶液混合倒入容器中,容器底部勻速通入惰性氣體,在聲振儀的作用下生產包膜微氣泡。
包膜微氣泡所包裹等離子體產生的氣態活性粒子或與水作用后生成的液態活性粒子,能隨著包膜微氣泡而便于后期應用中注入有癥狀的動物體內。若包膜微氣泡內包裹鐵磁顆粒,在外加磁場的引導下就容易到達目標位置。如果將超聲波對準病灶位置,使得與病灶組織特異性結合的包膜微氣泡破裂,其中活性粒子在超聲波的作用下就能夠滲透進入組織細胞中。也就是說,本發明所述微氣泡能用于進入病灶組織并對疾病進行治療。
包膜微氣泡是一種新型的產品,可廣泛用于藥物或基因的靶向應用與組織造影。它是由蛋白質、脂質、表面活性劑或多聚體包裹微米級別的微米尺度的氣泡形成。藥物或造影劑等可附著在或鑲嵌入包膜上,也可被包裹于包膜內。當用于某些特殊應用時,可以對包膜微氣泡對其殼表面進行修飾,如增加抗體、配體或造影劑成分等。所述微氣泡包括的微米尺度大小的氣泡可以是氦氣氣泡、氬氣氣泡或其他稀有氣體氣泡;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該氣泡尺度可以從微米尺度往更小尺度過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7937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