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α、β?不飽和酮及其用途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078099.1 | 申請日: | 2015-0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151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葵;黃島平;韋英亮;黎穎;黃和明;徐慧;張思敏;謝集照;陳秋虹;黃文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分析測試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7C49/255 | 分類號: | C07C49/255;C07C45/78;A24B15/30;A61P31/04;A61P31/10;A01P1/00;A01P3/00;A61P3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羅保康 |
| 地址: | 530022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飽和 及其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從天然植物中提取香料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從天然植物中提取香料的廢料中回收有用物質(zhì)的用途。
背景技術
八角,是木蘭科植物,拉丁名(IlliciumverumHooK.f.)屬常綠喬木,是我國特產(chǎn)的芳香植物,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貴州、云南等省區(qū)。廣西是我國八角的主要產(chǎn)區(qū),產(chǎn)量占全國的85%,占世界的70%,八角樹成為了當?shù)厣絽^(qū)重要的經(jīng)濟樹種之一。八角和八角油是人們喜用的優(yōu)良食品調(diào)料,八角油具有大茴香辛香香氣,又稱八角茴香,它除了用作調(diào)味辛香料外,在食品工業(yè)、釀造工業(yè)、飲料業(yè)、日用化妝品和制藥行業(yè)中均有廣泛的用途。八角茴香是從八角的枝葉或果實經(jīng)水蒸汽蒸餾而得,根據(jù)八角樹栽培技術,為使八角樹掛果率高,每年均需對八角樹進行修枝,修理下來的枝葉可以用來提取八角油。由于產(chǎn)地交通不便,農(nóng)民多以土法蒸餾為主,這種方法由于設備簡單、生產(chǎn)容易、成本低,因而得到廣泛應用。但土法蒸餾效率不高,其枝葉得油率僅為0.8%左右;蒸餾以后的殘渣基本都放棄了,即使目前的香料加工廠,雖然得油率超過2-3%以上,但是精餾釜底殘液也未加以回收,每噸八角枝葉或果實精餾后釜底過濾后的殘液還有5公斤以上。
實際上,八角茴香精餾釜底殘液是一種很寶貴的資源,里面有很多可以作為香料的原料,其中較重要的是α、β-不飽和酮,α、β-不飽和酮應用廣泛,由于其碳碳雙鍵與羰基共軛,故兼有烯烴、酮和共軛二烯烴的性質(zhì),具有良好的反應性能,如進行michael加成反應、diels-alder反應等。此外其還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被廣泛應用于醫(yī)藥、農(nóng)藥、香料等領域。是合成黃酮類化合物重要的中間體,其本身也有重要的藥理作用,查耳酮的抗蟯蟲作用。除此之外,還有α、β-不飽和酮還表現(xiàn)出抗腫瘤、抗炎、抗瘧疾作用等多種藥理作用。還可以用于調(diào)配蘋果、番茄等食用香精。
目前公開文獻報道的α、β-不飽和酮主要采用醛、酮、醇和烯等為起始原料合成,需要不同的原料和催化劑,但很多合成過程工藝復雜,成本較高,所以從天然植物中提取α、β-不飽和酮是一種很好的方向。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出一種從八角茴香精餾釜底殘液中提取α、β-不飽和酮的用途,利用了八角枝葉或果實精餾后釜底過濾后的殘液得到天然的α、β-不飽和酮組合物做成化學中間體或者用于醫(yī)藥、農(nóng)藥、香料等領域的用途。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首先提出從八角茴香精餾釜底殘液中提取α、β-不飽和酮的方法,具體工藝如下:
取八角茴香殘渣100g,加入300ml乙酸乙酯,室溫下攪拌2小時,濾去不溶物,得濾液,稱取100g柱層析硅膠加入濾液中,拌樣;
稱取820g柱層析硅膠裝柱,依次用純環(huán)己烷、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50:1、10:1、5:1、1:1的混合溶劑梯度洗脫,每瓶流分接液250ml;
各流分用薄層層析檢測,合并瓶號編號如下:HY-1(1-26瓶)、HY-2(27-32瓶)、HY-3(33-37瓶)、HY-4(38-50瓶)、HY-5(51-77瓶)HY-6(78-81瓶)、HY-7(82-88瓶)、HY-8(89-99瓶)、HY-9(100-109瓶)、HY-10(110-127瓶);
將HY-7減壓蒸餾除去溶劑,得5.1g粘稠物,用10g柱層析硅膠拌樣,稱取120g柱層析硅膠裝柱,常壓柱層析,石油醚:丙酮=10:1洗脫,第1-4瓶流分各接50ml,之后每瓶接10ml,合并瓶號編號如下:HY-7-1(1-10瓶)、HY-7-2(11-35瓶)、HY-7-3(36-46瓶);將HY-7-2減壓蒸餾除去溶劑,得2.5g粘稠物,凝膠柱層析,用二氯甲烷-甲醇=1:1洗脫,每10ml接一流分,各流分用薄層層析檢測,合并瓶號編號如下,HY-7-2-1(1-7瓶),HY-7-2-2(8-11瓶),HY-7-2-3(12-18瓶),HY-7-2-4(19-20瓶);其中,HY-7-2-2有結晶析出,用乙酸乙酯重結晶后得到1,4-二(4-甲氧基苯基)-3-丁烯-2-酮,結構如下:
化合物結構的測定過程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分析測試研究中心,未經(jīng)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分析測試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780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