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口含型無煙氣煙草制品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71990.2 | 申請日: | 2015-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708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劍;王維維;胡世龍;葉沖;姬厚偉;鄒西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4B13/00 | 分類號: | A24B13/00;A24B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550001***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口含型無 煙氣 煙草 制品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煙煙草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口含型無煙氣煙草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據報道,吸煙者患慢性氣管炎較不吸煙者高2-4倍,且與吸煙量和吸煙年限成正比,往往還有咳嗽、痰多、慢性咽炎、聲帶炎等癥狀。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環保的關注,各國控煙力度不斷加大,傳統煙草制品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新型煙草制品正應運迅速發展。目前,無煙氣煙草制品在新型煙草制品領域居主導地位,約占80%的市場份額。無煙氣煙草制品主要通過口含、含化、咀嚼煙草或煙草制品的方式向消費者提供類似于吸食傳統卷煙制品的滿足感,從使用方式上可以分為口用型和鼻用型,其中口含型無煙氣煙草制品是目前商品化最好的無煙氣煙草制品。
口含型無煙氣煙草制品不含有煙草燃燒產生的有害裂解產物,一般是以煙草粉末的形式在口腔中使用,主要通過黏膜吸收,煙草中的煙堿等成分會隨著唾液溶出并經食道進入胃中,對口腔、咽喉、食道、胃等有較強的刺激性,并且口感舒適度較低。目前,口含型無煙氣煙草制品主要在歐美市場銷售,而國內消費者尚無這類煙草制品的消費習慣。因此,開發低刺激性、高舒適度的口含型無煙氣煙草制品是國內新型煙草制品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口含型無煙氣煙草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口含型無煙氣煙草制品,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包括如下組分:
優選地,所述口含型無煙氣煙草制品,按重量份計,包括如下組分:
所述中藥劑是指中藥材粉末或中藥材提取物,中藥材除本發明敘述之外,亦包括同一類中藥材的具有相同或類似功效的其他可入藥部位。
所述中藥劑可以通過中藥材的配伍使用,提高口含型無煙氣煙草制品的口感質量,并且起到一定的清熱解毒、潤喉清肺的功效。所述中藥劑的制備原料包括枇杷、佛手柑、藏青果、無花果、蜂蜜、杭白菊、陳皮、板藍根、蒲公英、蟬蛻、牛蒡子、雞蛋花、麻黃、夏枯草、黃芩、布渣葉、桔梗、涼粉草、款冬花、甘草、薄荷、紫蘇子、麥冬、桑葉、半夏、金銀花及其他清熱潤喉或止咳潤肺中藥材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中藥劑由以下中藥材經水煎制成:0.3-0.5份杭白菊、0.7-0.9份桑葉、0.7-0.9份夏枯草、0.1-0.2份甘草。
優選地,所述中藥劑由以下中藥材經水煎制成:0.4份杭白菊、0.8份桑葉、0.8份夏枯草、0.1份甘草。
進一步地,中藥劑的制備方法為:
(1)將杭白菊、桑葉、夏枯草、甘草在烘箱中烘干,粉碎篩分,得到50-100目的粉末;
(2)稱取粉末,加入3-6倍重量比的去離子水,高溫煎制5-10分鐘,低溫煎制10-30分鐘,取出后平衡水分至40-50%。
在本發明中,當中藥劑為水煎劑的形式時,在口含型無煙氣煙草制品中的加入份數以水煎劑的總重量或其固含量計。
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中藥劑由以下中藥材經水煎制成:0.1-0.3份涼粉草、0.1-0.3份雞蛋花、0.1-0.3份布渣葉、0.1-0.2份杭白菊、0.1-0.2份金銀花、0.1-0.3份夏枯草、0.01-0.05份甘草。
優選地,所述中藥劑由以下中藥材經水煎制成:0.2份涼粉草、0.2份雞蛋花、0.2份布渣葉、0.1份杭白菊、0.1份金銀花、0.1份夏枯草、0.01份甘草。
進一步的,中藥劑的制備方法為:
(1)將涼粉草、雞蛋花、布渣葉、杭白菊、金銀花、夏枯草、甘草在烘箱中烘干,粉碎篩分,得20-50目的粉末;
(2)將中藥材粉末加入按重量比5~7倍的去離子水中,高溫煎制5-10分鐘,低溫煎制10-30分鐘,過濾濃縮即得。
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中藥劑為由以下中藥材制成的粉末:0.8-1.2份板藍根、0.5-1.0份金銀花、0.5-1.0份夏枯草、0.1-0.3份甘草、0.4-0.6份杭白菊、0.4-0.6份涼粉草。
優選地,所述中藥劑為由以下中藥材制成的粉末:1份板藍根、0.8份金銀花、0.5份夏枯草、0.2份甘草、0.5份杭白菊、0.5份涼粉草。
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所述中藥劑為由以下中藥材制成的粉末:0.8-1.0份蒲公英、0.8-1.0份板藍根、0.6-0.8份陳皮、0.1-0.3份甘草、0.1-0.3份牛蒡子、0.1-0.2份蟬蛻、0.1-0.2份野薄荷、0.4-0.8份佛手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貴州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719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