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空心板鉸縫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71804.5 | 申請日: | 2015-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746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薛興偉;包龍生;宋福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建筑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D19/12 | 分類號: | E01D19/12;E01D21/00;E01D101/2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110168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空心 板鉸縫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空心板鉸縫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空心板梁橋是小跨徑橋梁10~20m最常用的結構形式之一,多數以簡支梁為主,適合工廠化批量生產,裝配式施工。斷面由多塊空心板組成,板間設置鉸縫,空心板架設完畢后,鉸縫同橋面現澆層混凝土一并澆筑后,多塊空心板、鉸縫及橋面現澆層形成一個整體,承受汽車等荷載。
然而,現有空心板梁橋經常出現鉸縫的破壞,程度較輕的,企口縫混凝土與空心板側壁相分離,雨水大量滲透并輕微侵蝕混凝土;程度嚴重的,鉸縫處混凝土已經完全脫落,受水嚴重侵蝕,空心板失去橫向連接能力,出現單板受力現象。鉸縫破壞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有:1、空心板之間鉸縫間距過小,位于鉸縫下緣的鉸縫最窄處僅有1cm寬,該縫隙只能填充水泥漿;鉸縫企口處僅有11cm寬,整個鉸縫混凝土無法有效振搗,施工質量難以保證;2、鉸縫和橋面現澆層混凝土澆筑后,與空心板一并受力,但是傳統鉸縫設計中,僅在鉸縫中部配置有簡單的鉸接鋼筋,縱橋向不具備抗彎和抗裂的作用。橋梁投入使用后,在汽車荷載和混凝土收縮徐變差異的作用下,將在縱橋向發生的超出混凝土極限的拉應力而導致鉸縫的開裂;3、鉸縫鋼筋僅起到鉸接作用,在汽車荷載作用下,將在橫橋向產生超出混凝土極限的拉應力而導致橫橋向的開裂。
傳統鉸縫因為其構造上的缺陷,導致在投入使用后必然的開裂而失效。因此需要一種新型構造保證裝配式空心板橋的受力與安全。
現有技術中,發明CN201410215365,預制空心板側面預埋鋼筋僅能實現鉸縫的鉸接功能,不能讓空心板間形成整體、共同受力,無法抵抗汽車荷載和收縮徐變差異在縱橋向和橫橋產生拉應力。
現有技術中,發明CN101644032A,針對的是對既有空心板橋的加固,能部分解決空心板橋在縱向上的受力,但未能解決橫向受力,同時板間缺乏空心板間有效連接措施,難以保證橫向整體受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空心板鉸縫結構及其施工方法,以有效解決現有鉸縫因構造缺陷引起損壞橋梁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新型空心板鉸縫結構,包括多塊空心板;空心板間設置的鉸縫;空心板和鉸縫上面的橋面現澆層;所述空心板側面預埋有橫向抗彎鋼筋及橫向搭接鋼筋;所述空心板頂面預埋有錨固鋼筋;所述空心板側面及頂面涂刷有化學粘結劑;所述鉸縫內布置有縱向抗彎鋼筋和箍筋;所述橋面現澆層下緣布置有橋面縱向筋和橋面橫向筋。
所述鉸縫橫橋向寬度K的范圍為:20cm≤K≤60cm;
所述錨固鋼筋的鋼筋直徑為12~16mm,縱橋向間距為10~20cm;
所述橫向搭接鋼筋的鋼筋直徑為12~16mm,縱橋向間距為10~20cm;
所述橫向抗彎鋼筋的鋼筋直徑根據橫向受力確定,縱橋向間距為8~15cm;
所述縱向抗彎鋼筋的鋼筋數量及直徑根據縱向受力確定,可單層或多層布置,橫橋向間距為8~15cm;
所述箍筋直徑為12~16mm,縱橋向間距為10~20cm。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新型空心板鉸縫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利用模板澆筑混凝土空心板,澆筑時預埋空心板的兩側面的橫向搭接鋼筋和橫向抗彎鋼筋,在空心板的頂面預埋錨固鋼筋,得預制空心板;
S2、在步驟S1所得的預制空心板側面和頂面涂刷化學粘結劑;
S3、將步驟S2所得的空心板逐塊吊裝就位后,將鉸縫橫向抗彎鋼筋對應焊接,對應綁扎縱向抗彎鋼筋和箍筋、按照一定間距布置橋面現澆層的橋面縱向筋和橋面橫向筋;
S4、在鉸縫下布置模板后,澆筑鉸縫和橋面現澆層混凝土,澆筑期間采用振搗棒振搗密實;待混凝土滿足設計強度的80%后拆模,完成鉸縫2構造的施工。
其中,所述的步驟S2中化學粘結劑為環氧樹脂。
其中,所述步驟S3中橫向抗彎鋼筋對應焊接,可采用單面焊或者雙面焊,單面焊焊接長度不小于10倍d,雙面焊焊接長度不小于5倍d,d為鋼筋直徑。
其中,所述步驟S3中橋面縱向筋和橋面橫向筋的鋼筋直徑均為12~16mm,組成10×10~20×20cm的鋼筋網形式。
其中,所述步驟S4中澆筑的鉸縫及橋面現澆層混凝土為微膨脹鋼纖維混凝土,其中鋼纖維的體積含量為總混凝土體積的1%~3.5%,膨脹劑按總重量百分的1.5~1.8%添加。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建筑大學;,未經沈陽建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7180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