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對電子裝置進行定時警示分組控制的方法和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71713.1 | 申請日: | 2015-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86588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蘇文鴻;林億晉;鄧挺;陳光鏵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8 | 分類號: | G05B19/0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萬慧達律師事務所11111 | 代理人: | 張金芝,楊穎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科***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裝置 進行 定時 警示 分組 控制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系統的智能定時警示分組(alarm grouping),且尤其有關于對電子裝置進行定時警示分組控制的方法和相關設備。
背景技術
根據有關技術,傳統便攜電子裝置(如傳統多功能手機)的處理器可被定時警示(alarm)從睡眠模式(sleep mode)喚醒(wake up),以分別在各預定時間點進行操作。然而,可能會發生一些問題。舉例來說,由用戶以及/或者傳統多功能手機的供應商安裝的很多應用可能各自采用傳統多功能手機中的傳統定時警示控制模塊,來將傳統多功能手機的處理器從睡眠模式喚醒。由于可能存在很多喚醒事件,傳統多功能手機可能很快耗盡電量。如此一來,當用戶并沒有在一天內經常使用傳統多功能手機時,用戶仍然感覺傳統多功能手機耗電非常快。在另一示范例中,用戶可能感覺傳統多功能手機比傳統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耗電快。在另一示范例中,用戶可能感覺傳統多功能手機的待機時間(standby time)不如傳統功能手機的長。
總之,相關技術并沒有很好地為用戶服務。因此,需要一種新穎架構,用于電子裝置的定時警示控制,從而增強整體性能,減少整體功耗。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對電子裝置進行定時警示分組控制的方法,應用于該電子裝置,該對電子裝置進行定時警示分組控制的方法包括:根據至少一種分組控制策略,移動多個定時警示中至少一個定時警示的執行時間,以將該多個定時警示分組成至少一組已分組定時警示,其中該至少一個定時警示的該執行時間被移動到該至少一組已分組定時警示的執行時間;以及根據該至少一組已分組定時警示,控制是否喚醒該電子裝置的至少一部分。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對電子裝置進行定時警示分組控制的設備,該對電子裝置進行定時警示分組控制的設備包括該電子裝置的至少一部分,該對電子裝置進行定時警示分組控制的設備包括:處理電路,用來控制該電子裝置的操作,其中該處理電路包括:定時警示分組控制模塊,用來根據至少一種分組控制策略,移動多個定時警示中至少一個定時警示的執行時間,以將該多個定時警示分組成至少一組已分組定時警示,其中該至少一個定時警示的該執行時間被移動到該至少一組已分組定時警示的執行時間;以及喚醒控制模塊,其中根據該至少一組已分組定時警示,控制是否喚醒該電子裝置的至少一部分。
通過利用本發明,可減少電子裝置的整體功耗。
如下詳述本發明的最佳實施例。閱讀完以下描述和附圖后,熟習此項技藝者可輕易理解本發明的精神。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對電子裝置進行定時警示分組控制的設備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涉及圖1中所示設備的多功能手機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對電子裝置進行定時警示分組控制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涉及圖3所示方法的定時警示分組控制方案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涉及圖3所示方法的一些策略的示意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涉及圖3所示方法的一些分類的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涉及圖3所示方法的一些分類的示意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涉及圖3所示方法的工作流程的示意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涉及圖3所示方法的定時警示恢復控制方案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專利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使用了某些詞匯來指稱特定的組件。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一個組件。本專利說明書及權利要求并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組件的方式,而是以組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準則。在通篇說明書及請求項當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為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詞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氣連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裝置耦接于一第二裝置,則代表該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氣連接于該第二裝置,或透過其他裝置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氣連接至該第二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717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