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裝置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71121.X | 申請日: | 2015-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6771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7 |
| 發明(設計)人: | 仲兆祥;武軍偉;張峰;邢衛紅;徐南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南京膜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5 | 分類號: | B01D53/75;B01D53/56;B01D53/50;B01D46/5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趙梅 |
| 地址: | 2118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氣 脫硫 除塵 一體化 裝置 工藝 | ||
1.一種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儲罐(I)、流化床膜反應器(Ⅱ)、脫硫劑儲罐(Ⅲ)、脫硫反應器(Ⅳ);
所述流化床膜反應器(Ⅱ)包括流化床殼體(5)、氣體分布器(3)、膜分離器(7),流化床殼體(5)下部為倒錐形,底部設有氣體進口(2),氣體分布器(3)內置于流化床殼體(5)倒錐形下部的上方,裝填脫硝催化劑(4);膜分離器(7)內置于流化床殼體(5)上部,由花板(11)和無機膜管(6)構成,花板(11)與流化床殼體(5)各側壁密封連接,無機膜管(6)一端密封,另一端開,開的一端自下而上插入花板(11)至開口露出;花板(11)與流化床殼體(5)頂部之間為集氣室(12),集氣室(12)設有氣體出口(10)和反吹氣體入口(9);
所述氨儲罐(I)通過管道和流化床膜反應器(Ⅱ)底部的氣體進口(2)連接,流化床膜反應器(Ⅱ)集氣室的氣體出口(10)和脫硫反應器(Ⅳ)的氣體入口連接,脫硫劑儲罐(Ⅲ)和脫硫反應器(Ⅳ)的脫硫劑入口連接;
所述無機膜管(6)的數量根據煙氣處理量進行調整,無機膜管(6)的外徑為3~100mm,平均孔徑為2~20μm;
所述的無機膜管(6)的材料為陶瓷、金屬或陶瓷-金屬復合材料;所述陶瓷材料包括氧化鋁、氧化鋯或碳化硅,金屬材料包括不銹鋼或鐵鉻合金;
所述的氨儲罐(I)出口設置電磁閥一(1),所述脫硫劑儲罐(Ⅲ)出口設置電磁閥二(13)。
2.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裝置進行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氨儲罐(I)向原煙氣(A)中注入氨氣(B),含有氨氣的煙氣(C)通過管道由流化床膜反應器(Ⅱ)底部的氣體進口(2)進入流化床膜反應器(Ⅱ)與脫硝催化劑(4)接觸,煙氣中的NOx與NH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步驟二、脫硝后的氣體進入流化床膜反應器(Ⅱ)上部,氣體中攜帶的粉塵及催化劑被膜分離器(7)截留,脫硝除塵后的氣體(E)進入集氣室(12),經匯集后,脫硝除塵后的氣體(E)經集氣室(12)的氣體出口(10)進入脫硫反應器(Ⅳ),反吹氣體入口(9)處于關閉狀態;
步驟三、脫硫劑儲罐(Ⅲ)向脫硫反應器(Ⅳ)中噴射脫硫劑(F)對脫硝除塵后的氣體(E)進行脫硫,脫硫脫硝除塵后的氣體(G)排入大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一所述脫硝催化劑為顆粒狀,粒徑為20~200μm,種類為鈦系、鉻系、釩系,在流化床膜反應器(Ⅱ)中處于流化狀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三所述脫硫劑(F)為石灰石-石膏、碳酸鈉、碳酸氫鈉、磷銨或氧化鎂,脫硫方法為濕法脫硫。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煙氣脫硫脫硝除塵一體化工藝,其特征在于,當膜分離器(7)跨膜壓差增加至初始壓差的1.5倍時,自動采用反吹氣體(D)進入集氣室(12)對膜分離器(7)進行間歇反吹清洗,使附著在膜面上的濾餅脫落,所述反吹氣體(D)為壓縮空氣,反吹壓力為0.1~0.5MPa,反吹脈沖寬度為0.1~0.5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南京膜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南京膜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7112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