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并行收發構建系統及其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70403.8 | 申請日: | 2015-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6069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偉;張必勇;朱二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創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漢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國中,樊昕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海)自***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行 收發 構建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構建系統及其構建方法,具體地,涉及一種并行收發構建系統及其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在多設備的通信系統中設備之間的通信具有相當的復雜性,但基本流程也具有相似性。當前在設備進行通信時需要針對不同的設備實現不同的通信策略,當系統中存在多個設備彼此需要進行數據交互時,實現起來將很復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并行收發構建系統及其構建方法,其實現對不同設備的抽象,不同設備都可以快速實現通信數據交互。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并行收發構建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預處理模塊,用于系統的初始化、條件判斷等操作,完成系統運行前的準備工作;
激勵模塊,主要用于主動向另一個節點發送請求,激勵對方產生響應的應答操作;
應答模塊,主要用于響應激勵模塊發送的命令,依據不同的命令以不同的發送進行響應;
控制模塊,決定傳入的數據的處理方式;
匹配模塊,用于匹配當前的數據屬于的激勵類型;
處理模塊,用于依據匹配模塊的匹配結果進行后續的操作。
優選地,所述激勵模塊、應答模塊都與預處理模塊、控制模塊連接,控制模塊與匹配模塊連接,匹配模塊與處理模塊連接。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并行收發構建系統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依據當前設備關心的數據源構建激勵模型中的用例數據;
步驟二:依據當前設備構建的激勵模型中的用例數據構建應答模型中的用例數據;
步驟三:實現用例數據的處理邏輯,依據用例中設計的命令和應答數據進行應答或與目標機構建新的激勵應答模型通信系統;
步驟四:運行系統中的所有設備,用例處理邏輯自動檢索用例數據,等待激勵數據的命令,當系統中存在多個激勵應答模型時,多個設備間將實現并行的數據收發。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一,本發明依據用例處理邏輯以及用例數據簡化了設備通信的復雜度。二,本發明抽象了不同設備的通信數據處理邏輯,在本發明系統中任一間設備都是可通信的。三,本發明實現多設備通信,實現設備間數據的并行收發,提高了通信性能。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明并行收發構建系統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發明。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并行收發構建系統包括:
預處理模塊,用于系統的初始化、條件判斷等操作,完成系統運行前的準備工作;
激勵模塊,主要用于主動向另一個節點發送請求,激勵對方產生響應的應答操作;
應答模塊,主要用于響應激勵模塊發送的命令,依據不同的命令以不同的發送進行響應;
控制模塊,決定傳入的數據的處理方式,如直接將數據發送到匹配模塊,或者開啟新的激勵應答交互;
匹配模塊,用于匹配當前的數據屬于的激勵類型;
處理模塊,用于依據匹配模塊的匹配結果進行后續的操作。
激勵模塊、應答模塊都與預處理模塊、控制模塊連接,控制模塊與匹配模塊連接,匹配模塊與處理模塊連接。
本發明并行收發構建系統的構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依據當前設備關心的數據源構建激勵模型中的用例數據;
步驟二:依據當前設備構建的激勵模型中的用例數據構建應答模型中的用例數據;
步驟三:實現用例數據的處理邏輯,依據用例中設計的命令和應答數據進行應答或與目標機構建新的激勵應答模型通信系統;
步驟四:運行系統中的所有設備,用例處理邏輯自動檢索用例數據,等待激勵數據的命令,當系統中存在多個激勵應答模型時,多個設備間將實現并行的數據收發。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權利要求的范圍內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發明的實質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創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創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7040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NAT穿透方法
- 下一篇:設備信息獲取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