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068452.8 | 申請日: | 2015-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10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忠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安縣中山合成纖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7/06 | 分類號: | C08L67/06;C08L51/06;C08K13/04;C08K7/14;C08J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盧霞 |
| 地址: | 22669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玻璃纖維 增強 尼龍 66 復合材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尼龍66(PA66)雖然具有耐疲勞與穩(wěn)定的化學性能,但干態(tài)和低溫沖擊強度低,對溫度敏感和其較高吸濕性導致尺寸穩(wěn)定性差。在聚合物基體中加入增強劑(如玻纖、納米二氧化硅、碳纖維和石墨纖維等),可以顯著提高PA66的拉伸強度、沖擊強度、模量、耐磨性和尺寸穩(wěn)定性等性能。用于生產結構復雜和中小制品的玻纖增強PA66復合材料有短纖和長纖增強兩種方式。與短纖增強方式相比,長纖增強方式具有更優(yōu)秀的拉伸強度和沖擊強度等優(yōu)點。現有的玻纖增強PA66復合材料的使用性能還不夠完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
本發(fā)明的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包括以下成分:尼龍PA66切片?40-50重量份,長玻璃纖維40-50重量份,玻纖表面潤滑劑TAF?0.5-1.5重量份,抗氧化劑0.5-1.5重量份,熱穩(wěn)定劑0.5-1.5重量份,相容劑PP-g-MAH?1-3重量份。
優(yōu)選地,
本發(fā)明的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包括以下成分:尼龍PA66切片?45重量份,長玻璃纖維45重量份,玻纖表面潤滑劑TAF??1重量份,抗氧化劑1重量份,熱穩(wěn)定劑1重量份,相容劑PP-g-MAH?2重量份。
本發(fā)明的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上述配比準備原料,加入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均勻;
2)熔融擠出:將混合料送入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拉條、水冷、切粒、干燥,即得成品。
本發(fā)明的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具有彈性模量更高、彎曲模量更高、拉伸強度更高、彎曲強度更高和缺口沖擊強度更高的特點。可用于制造汽車發(fā)動機蓋、汽車齒輪箱、汽車變速器組件、汽車輪蓋、汽車同步皮帶蓋、汽車油箱蓋、辦公椅支架、電動熱風槍、電動沖擊鉆、電動切割機、電動自行車手閘、紡織梭子、漁具零部件、行李箱配件、泵葉輪、冷卻風扇、精密儀器底殼、攝像機零部件等。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制備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
本實施例的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下列配比準備原料:尼龍PA66切片?45重量份,長玻璃纖維45重量份,玻纖表面潤滑劑TAF??1重量份,抗氧化劑1重量份,熱穩(wěn)定劑1重量份,相容劑PP-g-MAH?2重量份,加入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均勻;
2)熔融擠出:將混合料送入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拉條、水冷、切粒、干燥,即得成品。
實施例2???制備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
本實施例的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下列配比準備原料:尼龍PA66切片?50重量份,長玻璃纖維40重量份,玻纖表面潤滑劑TAF?1.5重量份,抗氧化劑1.5重量份,熱穩(wěn)定劑1.5重量份,相容劑PP-g-MAH?3重量份,加入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均勻;
2)熔融擠出:將混合料送入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拉條、水冷、切粒、干燥,即得成品。
實施例3??制備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
本實施例的玻璃纖維增強尼龍66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照下列配比準備原料:尼龍PA66切片?40重量份,長玻璃纖維50重量份,玻纖表面潤滑劑TAF?0.5重量份,抗氧化劑0.5重量份,熱穩(wěn)定劑0.5重量份,相容劑PP-g-MAH?1重量份,加入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均勻;
2)熔融擠出:將混合料送入雙螺桿擠出機進行熔融共混擠出、拉條、水冷、切粒、干燥,即得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安縣中山合成纖維有限公司,未經海安縣中山合成纖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6845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