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NL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068403.4 | 申請日: | 2015-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591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新杰;邢軍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9/78 | 分類號: | H01L29/78;H01L29/06;H01L21/3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郭四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nldmos 器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半導體集成電路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NLDMOS器件;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NL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在淺溝槽隔離(STI)工藝里,隨著MOSFET的有效溝道長度和寬度的尺寸不斷縮小,一種MOS器件的失效模式:雙峰效應(double?hump)就會變的不可忽略。關于double?hump目前已有一套成熟的模型,產(chǎn)生原因為:MOSFET可以做STI和有源區(qū)(Active?Area,AA)交接區(qū)MOSFET1和有源區(qū)的MOSFET2并聯(lián)形成的,MOSFET1比MOSFET2的閾值電壓即開啟電壓(Vth)小,會優(yōu)先開啟。MOSFET?1的Vth小的原因是STI的頂角圓滑輪廓(Corner?rounding?profile)不好,導致該處柵氧化層(Gate?oxide)偏薄,相應的Vth變小。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為:工藝優(yōu)化STI?Corner?rounding?profile,消除Gate?oxide厚度不一致的問題。
除了STI?Corner?rounding?profile不好產(chǎn)生的雙峰問題外,在BCD的開關型NLDMOS上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機理的double?hump現(xiàn)象。在同一芯片上同時形成雙極型晶體管(bipolar?junction?transistor,BJT),CMOS器件和DMOS器件的工藝為BCD工藝,如圖1所示,是現(xiàn)有BCD工藝中里的開關型NLDMOS即N型LDMOS(橫向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的結構示意圖;NLDMOS器件的單元結構主要包括:在硅襯底101上形成N型埋層(NBL)102和P型埋層(PBL)103以及深N阱(DNW)104;P型埋層103頂部形成有高壓P阱(HVPW)105,高壓P阱105中形成有低壓P阱(LVPW)107,低壓P阱107頂部表面形成有P+區(qū),P型埋層103、高壓P阱105,低壓P阱107頂部的P+區(qū)形成隔離環(huán)結構。
低壓N阱(LVNW)106和P型體區(qū)109形成于深N阱104中,在硅襯底101表面形成有淺溝槽隔離108。
柵氧化層110和多晶硅柵111覆蓋在P型體區(qū)109的表面并用于控制溝道形成,圖1中的Lch顯示了溝道長度;多晶硅柵111的側面形成有側墻111a。所述P型體區(qū)109一般采用帶傾角離子注入并進行退火推進形成,。
由N+區(qū)組成的源區(qū)112形成于P型體區(qū)109中且和多晶硅柵111自對準,由N+區(qū)組成的漏區(qū)113形成于低壓N阱106中,漏區(qū)113和多晶硅柵111之間隔離有一個淺溝槽隔離108,多晶硅柵111的一端還延伸到該淺溝槽隔離108的上方。
在P型體區(qū)109表面還形成有P+區(qū)114,用于引出P型體區(qū)109和源區(qū)112。
層間膜115覆蓋在器件表面。接觸孔116穿過層間膜115和底部漏區(qū)113、P+區(qū)114和多晶硅柵111接觸,頂部和正面金屬層117連接并分別引出漏極、源極和柵極。
如圖2所示,是現(xiàn)有NLDMOS器件的版圖結構;兩個相鄰單元結構的多晶硅柵111連接在一起,其中和源區(qū)112自對準的多晶硅柵111的第一側邊通過弧形曲線連接在一起并圍繞成一跑道型圈201,弧形曲線用201a標記,多晶硅柵111的第二側邊圍繞成一矩形202,跑道型圈201和矩形202之間的區(qū)域為多晶硅柵111,P型體區(qū)109的摻雜雜質(zhì)從跑道型圈201向外部擴散到跑道型圈203處,跑道型圈203到201之間的P型體區(qū)109用于形成溝道,源區(qū)112和跑道型圈201自對準,P+區(qū)114分成多個塊間隔分布在P型體區(qū)109中,圖1為沿圖2的AA軸的剖面圖。漏區(qū)113位于外側,在漏區(qū)和P型體區(qū)109之間還能設定漂移區(qū)的注入?yún)^(qū)以調(diào)整漏區(qū)和P型體區(qū)109之間的漂移區(qū)的N型摻雜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6840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9-00 專門適用于整流、放大、振蕩或切換,并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的半導體器件;具有至少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表面勢壘,例如PN結耗盡層或載流子集結層的電容器或電阻器;半導體本體或其電極的零部件
H01L29-02 .按其半導體本體的特征區(qū)分的
H01L29-40 .按其電極特征區(qū)分的
H01L29-66 .按半導體器件的類型區(qū)分的
H01L29-68 ..只能通過對一個不通有待整流、放大或切換的電流的電極供給電流或施加電位方可進行控制的
H01L29-82 ..通過施加于器件的磁場變化可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