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通過雙氧水在多元醇還原法中調控銀納米棒長度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65688.6 | 申請日: | 2015-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07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鄭逸群;姚茂茂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寧利特納米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9/24 | 分類號: | B22F9/24;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72000 山東省濟寧市國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過 雙氧水 多元 還原法 調控 納米 長度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通過雙氧水調控銀納米棒長度的方法。
背景技術
金屬納米材料具有不同于宏觀塊體材料的特殊性質,而形狀對于其物理化學性質同樣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對于銀納米材料來說,常見的形狀包括立方體、八面體、球形、棒形、線形、盤形等等。其中,棒狀的銀納米晶體由于具有結構上的各向異性(xy方向和z方向的長度不一),光學性質備受關注,該特性已在離子檢測、分子染色、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表面熒光增強、生物醫學等領域顯示了重要應用價值。
目前調控銀納米棒長度的方法主要包括種子生長法和光輔助還原法。例如,美國南卡大學的C.J.?Murphy教授發明了種子生長法制備不同長度的銀納米棒(Chem.?Commun.?2001,?617-618)。這種方法需要預先準備種子,工藝較為復雜。美國西北大學的Chad?A.?Mirkin教授發明了利用光輔助還原的方法制備不同長度的銀納米棒(Nano?Lett.?2011,?11,?2495–2498)。這種方法雖然能方便的調控納米棒的長度,但是需要使用到特定光源,實驗條件較為苛刻,不適合工業化生產。相比而言,多元醇還原法工藝簡單,成本較低,有成熟的生產設備,適合工業化生產,但是在多元醇還原法中,尚未有效方法達到調控銀納米棒長度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銀納米棒的多元醇還原制備方法中,長度無法方便調控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無需特殊反應裝置的銀納米棒長度的調控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通過雙氧水在多元醇還原法中調控銀納米棒長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硝酸銀和丙三醇按質量比1:1~1:13混合,攪拌溶解,得溶液A;
???(2)將氯化鈉、聚乙烯吡咯烷酮、丙三醇和雙氧水按質量比1:1:6~12:0.00001~0.0005混合,于160~200℃攪拌反應15分鐘~4小時,得溶液B;
???(3)將溶液A加入溶液B中,于160~200℃反應15分鐘~4小時,將反應液離心分離,取下層沉淀物,水洗,制得不同長度的銀納米棒。
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1)中所述的硝酸銀與丙三醇的質量比優選1:1.3。
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2)中所述的氯化鈉、聚乙烯吡咯烷酮、丙三醇和雙氧水的質量比優選1:1:6:0.00001~0.0005。
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2)中所述的溫度優選180℃;所述的反應時間優選1小時。
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3)中所述的溫度優選180℃;所述的保溫時間優選15分鐘。
上述技術方案中,步驟(3)中所述的溶液A與溶液B的質量比為1:5~120。
???本發明一種通過雙氧水在多元醇還原法中調控銀納米棒長度的方法,其有益效果為:
(1)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僅需要加入雙氧水即可改變銀納米棒的長度,并且根據雙氧水加入量的不同,銀納米棒的長度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在改變長度的同時,銀納米棒的直徑并未發生明顯變化,確保了調控的唯一性;
(2)不引入雜質,雙氧水在高溫下會分解為水和氧氣,不會為體系引入雜質,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制得的銀納米棒的高倍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
圖2為實施例1制得的銀納米棒的低倍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
圖3為實施例2制得的銀納米棒的高倍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
圖4為實施例2制得的銀納米棒的低倍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
圖5為實施例3制得的銀納米棒的高倍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
圖6為實施例3制得的銀納米棒的低倍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
圖7為銀納米棒長度與體系中加入雙氧水的量之間的統計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解釋:
本發明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均可從市場購得或是本領域常用的,下述實施例中的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均為本領域的常規方法。
實施例1
(1)將1.0g硝酸銀和1mL(1.3g)丙三醇在室溫下混合,攪拌溶解,得溶液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寧利特納米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濟寧利特納米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6568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