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力通信網故障分段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65623.1 | 申請日: | 2015-0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013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鄭毅;趙仰東;張偉偉;孫輝;陳立;程華;潘睿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都供電公司;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錦***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力 通信網 故障 分段 分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配電網故障搶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力通信網故障分段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GCRMS目前采集通信網鏈路(如EPON)實時工況信息,DAS目前采集終端的實時運行工況信息,但目前電力企業沒有標準的互操作集成技術,不同系統同類業務的數據沒有融合應用,例如通信網的實時運行工況沒有與終端的實時運行工況結合監控、分析,限制了電力企業在通信網故障分析搶修能力方面的提升。
在現有技術中,由于缺乏標準的互操作集成方法,以及沒有融合利用通信網工況、終端工況兩類信息綜合分析通信網故障,導致在進行配電搶修時,故障范圍較廣,搶修效率較低,限制了電力企業在通信網故障分析搶修能力方面的提升。
綜上所述,本申請發明人在實現本申請實施例中發明技術方案的過程中,發現上述技術至少存在如下技術問題:
在現有技術中,在進行配電故障搶修時,存在故障范圍較廣,搶修效率較低,限制了電力企業在通信網故障分析搶修能力方面的提升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力通信網故障分段分析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在進行配電故障搶修時,存在故障范圍較廣,搶修效率較低,限制了電力企業在通信網故障分析搶修能力方面的提升的技術問題,實現了當通信網通道或電網終端通道工況發生故障告警時,能進行工況的分段分析,快速的縮小故障的發生區間,從而輔助提高通信網故障的處理效率的技術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力通信網故障分段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PIIF架構集成實現互操作;
通過互操作實時獲取配電網終端通道實時運行工況,調用GIS的電網資源維護功能組件,依附電網資源拓撲關聯建立電力通信網拓撲,并將通信網設備與PMS設備相關聯,建立配電網通道與通信網通道的關聯關系,形成配電網通道與通信網通道的全鏈路監控視圖;
當通信資源網管系統發生電力通信網故障或者配電自動化系統發生配電網通道故障時,能夠直觀判斷故障的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基于PIIF架構集成實現互操作具體為:基于PIIF架構集成實現GCRMS、GIS、PMS及DAS系統間的互操作,所述GCRMS為通信資源網管系統,所述GIS為地理信息系統,所述PMS為生產管理系統,所述DAS為配電自動化系統。
進一步的,基于PIIF架構集成實現GCRMS、GIS、PMS及DAS系統間的互操作,具體包括:
(1):梳理系統間的業務應用,本方法主要梳理電力通信網故障處理業務,最終形成數據流程圖;
(2):將業務應用涉及到的流程步驟分解到對應系統的功能用例,最終形成用例圖,并對各個功能用例進行互操作性分析;
用例圖見圖4、圖5(圖4為業務用例、高層用例與業務對象的關系圖、圖5為高層用例、主用例與活動的關系圖),時序圖與活動圖見圖6。
高層用例表述了通用的功能和通用的角色。通常高層用例通常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實現,不局限在某種具體的架構及系統上。
主用例通常是在具體的系統中實現的用例,最終可以具體地映射到不同的業務系統及其組件。也就是把一個相對抽象的高層用例抽象成一種或者多種實現方式,主用例之間可以有關聯關系。
活動圖用來表示在某一場景一個或多個功能按照順序執行,這些功能最終可以在一個或多個邏輯角色中實現。
互操作性分析是指基于時序圖與活動圖對不同的角色之間的互操作關系進行分析與定義。
該時序圖與活動圖描述搶修作業這個主用例的各個步驟環節,內容如下:
通信網管平臺首先將故障的研判結論發送給現場作業這個角色,現場作業人員在線訂閱到實時故障后,通過互操作調用GIS圖形展示功能組件與空間信息服務,實時定位故障的空間位置,迅速到達目的地開始作業,同時將作業過程反饋給通信網管平臺。
(3):根據功能用例間的互操作性分析結果,定義互操作的標準交互模型;
基于時序圖,針對每一步的互操作定義標準的交互模型,例如XSD、RDFS等。
(4):根據功能用例間的互操作性分析結果,定義互操作的標準交互協議;
基于時序圖,針對每一步的互操作定義標準的交互協議,例如webservice、JMS或者規約(如IEC104)等。
(5):針對不同的功能用例,開發相應的接口組件,從而實現用例間的互操作,或直接調用相應的功能組件。
基于用例分析、標準模型及協議定義,針對互操作步驟中涉及到的交互步驟開發相應的接口組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都供電公司;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成都供電公司;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656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