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泥鰍人工養殖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510062335.0 | 申請日: | 2015-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21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宋福妹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鎮劍美水產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泥鰍 人工 養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泥鰍人工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泥鰍的生命力很強、繁殖快、餌料雜,是一種最易飼養又可獲得高產的魚類,泥鰍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還含有脂肪、核黃素、磷、鐵等營養成份,在醫藥上,對面疔、腮腺炎等均有一定的療效,也是外貿出口的主要水產品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成活率高、周期短、見效快的泥鰍人工養殖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泥鰍人工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水源充足、排水方便、水質清新無污染地塊進行泥鰍池建造,
(2)放養泥鰍前10天,對上述泥鰍池進行清整、蓄水和施肥,
(3)選擇健康、規格整齊、個體在6-8克的野生泥鰍苗投放于上述泥鰍池內,
(4)對上述泥鰍進行培養管理,
(5)對上述泥鰍進行捕撈、暫養和運輸。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泥鰍池建造池塘以泥底為好,如果是水泥池,則應鋪泥土20厘米深。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泥鰍池清整、蓄水和施肥,所述清整疏通進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放水深10厘米,每10平方米用1公斤生石灰化漿后全池潑灑消毒,所述蓄水施肥,消毒3天后,加水至30厘米,施基肥。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泥鰍苗投放每年5月進行,泥鰍苗種密度為80尾每平方米,在苗期投入的過程中應注意放養前先進行試水,檢查水體毒性是否消除,放苗時盛苗容器內的水溫與池水水溫差距不能超過2攝氏度。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培養管理包括水質調節、飼養管理、防害防逃和病害防治。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暫養可在木桶或鐵箱內進行,每升水放泥鰍150克,暫養3-4天,每天至少換水4-6次,兩天后每天可換水2-3次,每次換桶內水量的三分之一。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泥鰍人工養殖方法操作簡單、便于管理,使用此方法養殖的泥鰍成活率高、周期短、見效快,從而滿足市場的需求,提高養殖戶的收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泥鰍人工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水源充足、排水方便、水質清新無污染地塊進行泥鰍池建造,
(2)放養泥鰍前10天,對上述泥鰍池進行清整、蓄水和施肥,
(3)選擇健康、規格整齊、個體在6-8克的野生泥鰍苗投放于上述泥鰍池內,
(4)對上述泥鰍進行培養管理,
(5)對上述泥鰍進行捕撈、暫養和運輸。
另外,所述泥鰍池建造池塘以泥底為好,如果是水泥池,則應鋪泥土20厘米深。
另外,所述泥鰍池清整、蓄水和施肥,所述清整疏通進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放水深10厘米,每10平方米用1公斤生石灰化漿后全池潑灑消毒,所述蓄水施肥,消毒3天后,加水至30厘米,施基肥。
另外,所述泥鰍苗投放每年5月進行,泥鰍苗種密度為80尾每平方米,在苗期投入的過程中應注意放養前先進行試水,檢查水體毒性是否消除,放苗時盛苗容器內的水溫與池水水溫差距不能超過2攝氏度,以提高泥鰍的成活率。
另外,所述培養管理包括水質調節、飼養管理、防害防逃和病害防治,所述水質調節每周換水1-2次,勤施肥,保持池塘水色肥、活、嫩、爽。
另外,所述暫養可在木桶或鐵箱內進行,每升水放泥鰍150克,暫養3-4天,每天至少換水4-6次,兩天后每天可換水2-3次,每次換桶內水量的三分之一,可去掉魚肉的泥味,使其腸內糞便排空,提高泥鰍的食用價值,又能保持運輸過程中的水質良好,提高成活率。
區別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泥鰍人工養殖方法操作簡單、便于管理,使用此方法養殖的泥鰍成活率高、周期短、見效快,從而滿足市場的需求,提高養殖戶的收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鎮劍美水產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未經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鎮劍美水產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623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