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野生綠茶的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061530.1 | 申請日: | 2015-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05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溫順位;徐代剛;劉學;凡通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銅仁市茶葉行業(yè)協(xié)會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54399 貴州***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野生 綠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野生綠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野生茶”,是指沒有被人類栽培馴化、大量利用的茶樹。野茶是茶飲最早的源頭,不論是飲茶之始還是歷史名茶研發(fā),都是從野茶開始的。野生茶是在大自然中物種自然演化生成的茶書品種,它是人工品種的始祖,也是我們對茶樹進行分類的基礎和樣本。首先野生茶大多較原始,嫰葉無毛或少毛;其次,野生茶毛茶大多為墨綠色;第三,野生茶大多帶有濃重的野生茶特有的腥味;這三點是它的主要特點,也是它和栽培型茶最重要的區(qū)別。因為野生綠茶獨有的特點,所以采用傳統(tǒng)工藝所制得的野生綠茶的色澤、口感等均無法達到較高的水平,對茶色、湯色要求較高的綠茶差異尤為明顯。
因此,亟需一種能利用梵凈山自然保護區(qū)內的野生茶樹茶葉為原料加工出高品質野生綠茶的方法。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野生綠茶的加工方法,解決了梵凈山自然保護區(qū)所產野生綠茶無法采用現(xiàn)有加工方法制得品質較高綠茶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野生綠茶的加工方法,包括按順序進行的如下步驟:
步驟[1]茶樹鮮葉采摘:以梵凈山自然保護區(qū)內野生茶樹鮮葉為采摘對象,采摘時間2-4月,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采摘時要求芽葉完整、新鮮勻凈,不采雨水葉、露水葉、病蟲葉,用手工提采,不得捋采和抓采;
步驟[2]攤青:鮮葉攤放于貯青槽內,攤葉厚度為3cm~5cm,攤放時間5h~7h,攤放到鮮葉含水量為70%左右為宜;
步驟[3]殺青:采用30型或40型滾筒殺青機殺青,當滾筒殺青機筒內空氣溫度升至140℃~160℃,用手背伸入進葉端口有灼手感時均勻投葉,殺青葉要求達到色澤暗綠,葉質變軟,手捏成團,松手緩慢散開,稍有彈性,殺青葉無生青、焦邊、爆點現(xiàn)象;
步驟[4]攤涼:將殺青葉迅速用風機冷卻,并均勻薄攤于干凈的簸箕或攤涼架等盛茶用具中,厚度2cm~3cm,攤涼時間30min;
步驟[5]揉捻:采用40型或55型茶葉揉捻機,投葉量以自然裝滿揉桶為宜,按照不加壓揉5min~7min,輕壓揉5min~8min,中壓揉3min~5min,不加壓揉5min的加壓方式進行;
步驟[6]解塊:用解塊機或手工解散揉捻葉中的團塊,確保經解塊的茶葉無結團情況;
步驟[7]干燥:第一次干燥時采用鏈板式烘干機,進口風溫90℃~100℃,攤葉厚度2.0cm~3.0cm,時間10min~15min,完成下機后攤涼30min,第二次干燥時可使用鏈板式烘干機或五斗烘干機,進口風溫80℃~90℃,攤葉厚度3.0cm~4.0cm,時間8min~10min;烘焙機進口風溫80℃~90℃,每斗投葉1kg~2kg,每3min~5min翻拌一次,直至茶條含水量6%~7%,手捻茶葉成粉末,出烘攤涼。
本發(fā)明的積極效果:通過本工藝制作的綠茶外形條索緊細卷曲、勻整綠潤,香氣特異,濃郁持久,滋味回甘,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綠亮勻整,據第三方機構檢測,用此方法加工的野生綠茶可溶性糖含量可達4.5%,高于人工茶園茶3%-4%的含量,因此野生綠茶在滋味上回甘性更強,特色突出,且本發(fā)明方法加工的野生綠茶耐泡度高,香氣深沉特異,在內質上優(yōu)于常規(guī)茶園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提供一種野生綠茶的加工方法,包括按順序進行的如下步驟:
茶樹鮮葉采摘:以梵凈山自然保護區(qū)內野生茶樹鮮葉為采摘對象,采摘時間2-4月,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采摘時要求芽葉完整、新鮮勻凈,不采雨水葉、露水葉、病蟲葉,用手工提采,不得捋采和抓采。
攤青:鮮葉攤放于貯青槽內,攤葉厚度為3cm~5cm,攤放時間5h~7h,攤放到鮮葉含水量為70%左右為宜。
殺青:采用30型或40型滾筒殺青機殺青,當滾筒殺青機筒內空氣溫度升至140℃~160℃,用手背伸入進葉端口有灼手感時均勻投葉,殺青葉要求達到色澤暗綠,葉質變軟,手捏成團,松手緩慢散開,稍有彈性,殺青葉無生青、焦邊、爆點現(xiàn)象。
攤涼:將殺青葉迅速用風機冷卻,并均勻薄攤于干凈的簸箕或攤涼架等盛茶用具中,厚度2cm~3cm,攤涼時間3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銅仁市茶葉行業(yè)協(xié)會,未經銅仁市茶葉行業(yè)協(xié)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615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糖畫專用勺子
- 下一篇:一種禽類水蒸氣脫羽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