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桉樹基多孔碳-二氧化硅固相萃取柱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60603.5 | 申請日: | 2015-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678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5 |
| 發明(設計)人: | 羅志輝;何軍;劉括;梁春杰;韋慶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林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0/283 | 分類號: | B01J20/283;B01J20/30;B01D1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537000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桉樹 基多 二氧化硅 萃取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桉樹基多孔碳-二氧化硅固相萃取柱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桉樹基多孔碳的制備:
以桉樹桿為原料,加入氯化鋅預化,在水熱的條件下活化1-3小時,洗滌,干燥,碾碎,得到預活化的桉樹桿粉末;往預活化的桉樹桿粉末中加入氫氧化鈉,充分混勻,做成柱狀;將桉樹粉末柱狀物放入氣氛爐中,氮氣保護,在高溫下灼燒;自然冷卻,取出,用鹽酸洗去氫氧化鈉,烘干,獲得桉樹基多孔碳;
(2)桉樹基多孔碳的活化:
往步驟(1)制備的桉樹基多孔碳中加入混酸,對其進行活化,使桉樹基多孔碳表面增加羧基、羥基基團,提高吸附量;洗去多余的混酸,干燥,待用;
(3)桉樹基多孔碳-二氧化硅固相萃取柱的制備:
將步驟(2)活化后的桉樹基多孔碳與二氧化硅混合混勻,裝到聚乙烯固相萃取管中,加上篩板,壓實,制得桉樹基多孔碳-二氧化硅固相萃取柱。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桉樹基多孔碳-二氧化硅固相萃取柱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1)中,桉樹桿與氯化鋅的重量比是0.5~2:1;水熱的溫度是100~200℃;碾碎后的粒徑是5mm;預活化的桉樹桿粉末中與氫氧化鈉的重量比是0.5~2:1;高溫灼燒的溫度和時間分別是600-1100℃,2h。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桉樹基多孔碳-二氧化硅固相萃取柱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混酸是由硫酸、硝酸組成,桉樹基多孔碳與混酸的重量體積比是0.5-2:1mg/mL ;活化時間為4-8h。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桉樹基多孔碳-二氧化硅固相萃取柱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二氧化硅的制備方法如下:在反應器中每加入10-20mL 乙醇,對應加入100-1000μL 水,100-1000μL 氨水,攪拌均勻后,加入200-700μL TEOS,室溫反應5-12h,反應結束后,離心5分鐘,取下層沉淀,超聲分散在乙醇中,再離心,反復4次,將下層沉淀用N2吹干,得到二氧化硅。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桉樹基多孔碳-二氧化硅固相萃取柱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活化后的桉樹基多孔碳與二氧化硅的比例是:每0.005-0.2g活化后的桉樹基多孔碳對應0.005-0.2g二氧化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林師范學院,未經玉林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6060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