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納米纖維抗菌敷料原位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59043.1 | 申請日: | 2015-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67338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8 |
| 發明(設計)人: | 于淼;董瑞華;龍云澤;閆旭;于桂鳳;韓文鵬;張紅娣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新智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15/42 | 分類號: | A61L15/42;A61L15/24;A61L15/26;A61L15/44 |
| 代理公司: | 濟南誠智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銀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納米 纖維 抗菌 敷料 原位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納米纖維抗菌敷料原位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用溶劑將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完全溶解,制得高分子溶液,所述溶劑為醫用溶劑,所述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為一種或多種可降解材料或水溶性材料;
步驟2:將摻雜顆粒完全分散到醫用溶劑中后加入到步驟1制備的高分子溶液中,加入的量使溶液中加入的顆粒的質量百分含量為1-5%,攪拌至完全均勻得紡絲前驅液,所述摻雜顆粒為載銀活性炭納米顆粒、載銀沸石顆粒或載銀硅膠顆粒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摻雜顆粒負載有納米銀顆粒;
步驟3:將步驟2中配制好的紡絲前驅液加入到手持式靜電紡絲裝置中,開啟設備開關,加電壓至有纖維均勻噴出,將噴頭口與接收傷口間隔一段距離,靜電紡絲原位制備納米纖維抗菌敷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纖維抗菌敷料原位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為聚乳酸、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己內酯、聚氨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溶劑為蒸餾水、無水乙醇、丙酮中的一種或其組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納米纖維抗菌敷料原位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納米纖維抗菌敷料原位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用溶劑將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完全溶解,制得高分子溶液,所述的溶劑為蒸餾水、無水乙醇或丙酮中的一種或其組合,所述的生物相容性高分子材料為聚乳酸(PLA)、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聚己內酯(PCL)、聚氨酯(PU)、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中的一種或多種;
步驟2:將載銀活性炭納米顆粒完全分散到步驟1相同的溶劑中后加入到步驟1制備的高分子溶液中,加入的量使溶液中載銀活性炭納米顆粒的質量百分含量為1-5%,攪拌至完全均勻得紡絲前驅液,所述載銀活性炭納米顆粒為負載有銀納米顆粒的活性炭納米顆粒;
步驟3:將步驟2中配制好的紡絲前驅液加入到手持式靜電紡絲裝置中,在靜電壓8-15千伏,噴絲口直徑為0.3-1.0毫米,距接收傷口距離6-10厘米的條件下靜電紡絲原位制備納米纖維抗菌敷料。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納米纖維抗菌敷料原位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納米纖維抗菌敷料原位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稱取1.3克分子量130萬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粉末,全部溶解在8.7克無水乙醇中,室溫下磁力攪拌2小時至完全溶解,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為13wt%的均勻聚乙烯吡咯烷酮紡絲前驅液;
步驟2:將載銀活性炭納米顆粒完全分散后加入到步驟1制備的紡絲前驅液中,加入的量使溶液中載銀活性炭納米顆粒的質量百分含量為5%,攪拌2小時,使其完全溶解,再靜置0.5小時后制得均勻穩定的紡絲前驅液;
步驟3:將步驟2中配制好的紡絲前驅液加入到手持靜電紡絲裝置的紡絲液容器中,在紡絲電壓10千伏,噴頭口徑為0.7毫米,距接收傷口距離10厘米的條件下靜電紡絲,直接在傷口創面表面制備納米纖維抗菌敷料。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納米纖維抗菌敷料原位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納米纖維抗菌敷料原位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稱取2.0克分子量為45000的聚己內酯,全部溶解在8.0克醫用丙酮中,室溫下磁力攪拌2小時至完全溶解,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均勻聚己內酯紡絲前驅液;
步驟2:將載銀活性炭納米顆粒完全分散后加入到步驟1制備的紡絲前驅液中,加入的量使溶液中載銀活性炭納米顆粒的質量百分含量為5%,攪拌2小時,使其充分溶解,再靜置0.5小時后獲得均勻穩定的紡絲前驅液;
步驟3:將步驟2中配制好的紡絲前驅液加入到手持靜電紡絲裝置的紡絲液容器中,在紡絲電壓8千伏,噴頭口徑為0.7毫米,距接收傷口距離8厘米的條件下靜電紡絲,直接在傷口創面表面制備納米纖維抗菌敷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新智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新智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5904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