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53009.3 | 申請日: | 2015-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23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蔡青松;陳錦榮;徐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綠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725 | 分類號: | A61K36/725;A61K9/16;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欒波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癌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抗癌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癌癥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2014年2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The?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發表了《2014年世界癌癥報告》,該報告顯示,全球癌癥負擔目前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不斷加重,平均每8個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癌癥,2012年,全球新增癌癥病例達到1400多萬例,并預計在未來20年達到每年2200萬的水平,同期癌癥死亡人數也將從每年820萬飆升至1300萬。
目前,對于癌癥的治療手段主要包括:手術切除治療、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手術切除治療和放射治療損傷人體的元氣,往往對患者機體造成極大的損傷,而化學藥物治療中常用的藥物:鉑類、氮芥類、三唑類等毒性較大,不良反應多,因此需要研制出一種在治療癌癥時對患者機體損傷小、毒性小、不良反應少的藥物。
牛樟芝是一種寄生于牛樟樹中空樹干內的微生物,原生于臺灣。牛樟芝中含有的三萜類化合物、多糖體、超氧歧化酵素等成分,具有多種促進健康的功效,包括抗氧化、抗發炎、抗腫瘤活性等,因此,牛樟芝在治療癌癥的應用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但對于牛樟芝在抗癌治療中的應用,目前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在配方上,由于野生牛樟芝生長于百年生牛樟樹樹干腐朽內洞之中,環境陰暗潮濕,一年四季均不見陽光,故牛樟芝性偏寒,中醫四氣理論中,寒涼藥確有抗感染及抗癌作用,但是,寒涼之藥久服會傷陽,而癌癥患者多體質較弱且氣虛,長久服用寒性較強的樟芝,會加重體寒氣虛癥狀,反而不利于癌癥患者的自身免疫力的提升和身體的康復。《素問·舉痛論》說:“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又提出:“寒則氣收”,“寒氣客于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另一方面,寒邪又可導致血流緩慢、血液凝滯而形成瘀血。《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寒淫所勝,血變脈中……民病厥心痛。”《靈樞·癰疽》亦云:“寒氣客于經脈之中則血泣,血泣則脈不通。”歷代醫家對此認識基本一致,如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也指出:“寒則血結,溫則血消。”清代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則進一步形象描述:“血受寒,則凝結成塊。”寒性凝滯收引,不論外寒或內寒,均能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雖然癌癥屬于中醫范疇熱病,而癌癥亦屬于陽氣不足,陰邪內生所致。其他牛樟芝抗癌產品中,主要使用牛樟芝的抗癌作用,而沒有考慮到其藥性偏寒的陰涼秉性,依賴于樟芝本身的腫瘤細胞清除和抵抗效果,雖有一定效果,但容易使患者整體抵抗能力偏弱,更加消耗量患者的陽氣,陽氣虧虛,正氣不足,則使人脈絡瘀阻,臟腑功能虛弱,后天失養,易致內生邪氣集聚,從而復發癌癥。根據《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記載:“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故我們必須維持陰陽平和的狀態,才能真正對癌癥患者達到治療并治愈的效果。
二是在制備工藝上,由于牛樟芝加工需要通過干燥、粉碎、超細磨粉等工藝,并且由于牛樟芝含有大量的萜類化合物等脂溶性成分,干燥時間都很長且不易干燥,而且由于牛樟芝成熟后會有木質纖維成分,其干燥后,無法磨成細粉,而是像棉絮狀物質,造成后續加工困難;也有廠家進行多步粉碎方法,即:先將牛樟芝進行初步粉碎-二次粉碎-球磨機粉碎,采用這種方法可解決無法成為細粉的問題,但工藝路線長,粉碎過程中收率偏低,高速粉碎過程中局部高溫也會造成牛樟芝中的具有揮發性三萜類化合物的揮發損失,最終導致有效成分含量低、不容易造粒、或者顆粒成型差、流動性差、后期加工困難等各種問題。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癌藥物,所述藥物中牛樟芝與殼寡糖和大棗相互配伍,不僅增強了抗癌功效,而且藥性寒熱平衡,維持身體的陰陽平衡使之“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達到徹底的抗癌效果,且還可提升人體免疫能力。再加上紅棗味甜,且其香味濃厚自然,色澤偏紅,混合樟芝的紅色,整個產品沖調后,色香味俱全。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所述的抗癌藥物的制備方法,由該方法制備的抗癌藥物中有效成分含量提高、容易造粒,顆粒成型好,流動性好,易于后期加工。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抗癌藥物,以重量份計,所述藥物的原料包括:
牛樟芝3~10份,殼寡糖3~8份,大棗3~8份和輔料1~5份,優選地,牛樟芝5~7份,殼寡糖4~6份,大棗3~8份和輔料1~3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綠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綠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530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藥方
- 下一篇:一種治療褥瘡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