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易結垢的高效率除霧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52832.2 | 申請日: | 2015-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877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華華 |
| 主分類號: | B01D45/08 | 分類號: | B01D4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金***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不易 結垢 高效率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脫硫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不易結垢的高效率除霧器。
背景技術
吸收塔在運行過程中,易產生粒徑為10--60微米的“霧”,“霧” 不僅含有水分,它還溶有硫酸、硫酸鹽、二氧化硫等,同時也造成風機、熱交換器及煙道的玷污和嚴重腐蝕,因此,濕法脫硫工藝上對吸收設備提出除霧的要求,被凈化的氣體在離開吸收塔之前要除霧,而在脫硫塔中,除霧這一步驟都依靠除霧器完成。
除霧器分為折流半式和圓管式兩種,折流板式除霧器的原理:當含有霧沫的氣體以一定速度流經除霧器時,由于氣體的慣性撞擊作用,霧沫與折流板相碰撞,然后附著在折流板上形成液滴,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漸往下流,下流的過程中逐漸與其它液體聚合形成更大的液滴。當被聚的液滴大到其自身產生的重力超過氣體的上升力與液體表面張力的合力時,液滴就從折流板表面上被分離下來。
折流板上的液滴中含有的固體顆粒,容易附著在折流板的表面形成軟垢,這些軟垢如果不及時清理,久而久之,軟垢就變成硬垢,從而導致除霧器堵塞。因此在除霧器的上方和下方的都設置有用于沖洗除霧器的噴淋管。但是這種除霧器的折流板之間的開口很小,噴淋管很難沖刷到折流板的轉角處,這就造成轉角處的軟垢越積越多,形成硬垢,從而使得噴淋管更加難以清除,形成惡性循環,最終還是會造成除霧器堵塞。
圓管式的除霧器,除霧器由三層圓管交錯而成,這種除霧器原理與折流板式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霧沫與圓管碰撞,然后附著在圓管表面形成液滴。圓管式的除霧器的所有表面噴淋管都能淋到,而且除霧器的所有表面都比較圓滑,所以不容易結垢。但是這種除霧器表面過于圓滑,氣體中液滴的碰撞不是很強烈,因此這種除霧器的除霧效果不是很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不易結垢的高效率除霧器,結合了折流板式除霧器和圓管式除霧器的優點。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一種不易結垢的高效率除霧器,包括折流板圍成的通道,在所述通道的轉折部位設置有擾流件,所述擾流件將所述通道的轉折部位分成兩個分流道,兩個所述分流道的截面積之和小于所述通道其余部分的截面積。由于分流道的截面積之和小于所述通道其余部分的截面積,分流道內的氣體流速要快于通道內其余位置的流速,由于分流道位于通道的轉折部位,這也造成氣體內的霧沫以更高的速度撞向折流板,大大提高除霧器的除霧效率。也由于分流道內的氣體流速要快于通道內其余位置的流速,轉折處的液滴不容易匯聚,液滴更容易匯聚到轉折處的上部或者下部,這些地方也是噴淋管容易沖刷的區域,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結垢。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折流板圍成的通道具有兩種,第一種通道,中間位置的折流板都往外凸,形成一個中間大,兩邊小的通道,所述擾流件位于第一種通道的中間位置,第二種通道位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一種通道的間隔內,所述第二種通道中間位置的折流板都往內凹,形成一個兩端大,中間小的通道,所述擾流件位于所述位于第二種通道的兩端位置。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擾流件為一根橫截面為圓形的桿或者管。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還包括兩塊擋板,所述折流板和所述擾流件的兩端固定在所述擋板上。
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所述擾流板位于通道內的每個面都是平面。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分流道的截面積之和小于所述通道其余部分的截面積,分流道內的氣體流速要快于通道內其余位置的流速,由于分流道位于通道的轉折部位,這也造成氣體內的霧沫以更高的速度撞向折流板,大大提高除霧器的除霧效率。也由于分流道內的氣體流速要快于通道內其余位置的流速,轉折處的液滴不容易匯聚,液滴更容易匯聚到轉折處的上部或者下部,這些地方也是噴淋管容易沖刷的區域,因此可以有效的防止結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組合時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見圖1和圖2:一種不易結垢的高效率除霧器,包括折流板1圍成的通道21、22和兩塊擋板41、42,擾流板1位于通道21、22內的每個面都是平面。在通道21、22的轉折部位設置有圓形的管3,管3將通道21、22的轉折部位分成兩個分流道,兩個分流道的截面積之和小于通道21、22其余部分的截面積。每塊擋板41、42上具有一個凸起部4a和一個凹入部4b,凸起部和凹入部的形狀相互補。管3和折流板1的兩端固定在擋板41、42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華華,未經王華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5283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