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滇紅烏龍紅茶制作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52790.2 | 申請日: | 2015-02-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853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偉良;湯仁良;熊光躍;張新宏;劉光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縣家盟茶葉酒業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08;A23F3/12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53100 | 代理人: | 陳左 |
| 地址: | 675808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烏龍 紅茶 制作 工藝 | ||
1.采用藍色玻璃濾除處理的滇紅烏龍紅茶的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以云南大葉種茶葉為原料,采摘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和嫩對開葉的新鮮茶葉;
2)將鮮葉均勻攤放在藍色玻璃制作的大棚內晾曬60-90分鐘,鮮葉攤放厚度5-10cm,待鮮茶葉由鮮綠變為暗綠,青草氣消失,葉片柔軟,韌性增強,新嫩莖不易斷,鮮葉失重率達10-15%;
3)經陽光晾曬的鮮葉在搖青機內進行第一次搖青,每次投入量15-20kg,控制搖青機轉速在35-45轉/分鐘,搖青時間為30-40分鐘并保持避光通氣:
4)將搖青后的茶葉堆至10-15cm高的厚度并保持陰涼避光,堆放10分鐘翻抖一次,重復堆至10-15cm高的厚度,翻抖2-3次,堆厚和翻抖的時間為20-30分鐘,起到葉片水份梗葉均衡作用;
5)送入搖青機內進行第二次搖青,每次投入量20-25kg,控制搖青機轉速在25-35轉/分鐘,搖青時間為20-30分鐘并保持避光通氣;
6)將第二次搖青后的茶葉堆至25-30cm高的厚度保持陰涼避光,堆放15分鐘翻抖一次,重復堆至20-25cm高的厚度,翻抖2-3次,堆厚和翻抖的時間為30-45分鐘,起到葉面水份梗葉均衡的作用;
7)送入搖青機內進行第三次搖青,每次投入量25-30kg,控制搖青機轉速在15-25轉/分鐘,時間20-25分鐘并保持避光通氣;
8)將第三次搖青后的茶葉堆至35-45cm高的厚度用濕麻布袋蓋上,保持陰涼避光和濕度,起到增濕和茶葉梗葉水份均衡的作用,堆放20分鐘翻抖一次,重復堆至35-45cm高的厚度,翻抖2-3次,堆厚和翻抖時間為40-60分鐘;
9)送入桶式揉捻機進行揉捻50-60分鐘后,間歇10-15分鐘,然后再揉捻20-30分鐘,控制揉捻機轉速在40-45轉/分鐘,要求成條率達90%以上;
10)揉捻的茶胚經篩分后放入發酵機,控制厚度20-25cm進行發酵,在發酵機上安裝有加溫和加濕裝置,發酵溫度控制在25-27℃,相對濕度控制在80%以上,控制溫度和濕度,利于發酵和多酚類的氧化進行,茶胚在發酵機內翻轉螺旋推進,控制發酵機主軸轉速在4-5分鐘轉一周,發酵時間3.5-5.5小時,青草氣消失,葉底呈紅黃色,散發淡淡的花果香;
11)將發酵機出茶口出來的茶胚進行解團,在自動烘干機中烘焙5-8min進行干燥,進風口控制溫度為130±10℃,通過攤涼回濕均衡,再進行第二次烘焙10-15min后,控制溫度110±5℃,烘至其含水低于5-8%時,攤涼至常溫裝入避光密封袋;
12)精制采用圓篩或抖篩,按茶葉的老嫩和篩網的配置分篩為東方美人、東方明珠、金芽、特級、一級和二級,進入色選機揀剔,然后在小型自動烘干機中進風口溫度控制在90±5℃,15-20min殺菌、提香,成品包裝、入庫制作出滇紅烏龍紅茶系列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縣家盟茶葉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云縣家盟茶葉酒業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5279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紅姜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原液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