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針對黃曲霉毒素B1納米抗體及其編碼序列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51598.1 | 申請日: | 2015-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104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萬亞坤;龔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16/14 | 分類號: | C07K16/14;C12N15/13;C12N15/70;C12N1/21;G01N33/5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趙梅 |
| 地址: | 21118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針對 黃曲霉 毒素 sub 納米 抗體 及其 編碼 序列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學或生物制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針對黃曲霉毒素B1納米抗體及其編碼序列和應用。
背景技術
黃曲霉毒素是黃曲霉與寄生霉素產生毒株的代謝產物,它是化學結構相似的一類化合物,根據其結構的差異分別被稱為黃曲霉毒素B1、B2、G1和G2等,其中以黃曲霉毒素B1最為常見,也是已知最強的化學致癌物之一。黃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AFB1)是二氫呋喃氧雜萘鄰酮的衍生物,對人和若干動物具有強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對肝臟的損害,人的原發性肝癌也很可能與黃曲霉毒素有關。早在1993年黃曲霉毒素B1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的癌癥研究機構認定為1類致癌物。黃曲霉毒素B1主要是污染花生、玉米、稻谷、小麥、花生油等糧油食品,且以南方高溫高濕地區受污染最為嚴重。黃曲霉毒素耐熱,280℃才可裂解,一般烹調加工溫度下難以破壞,故國家質檢總局規定黃曲霉毒素B1是大部分食品的必檢項目之一。
來源于雙峰駝的納米抗體在基礎研究、新藥開發以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以及食品科學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研究熱點。利用抗體技術獲得來源于雙峰駝特異性針對黃曲霉毒素B1的納米抗體,從而應用于臨床診斷和靶向治療,具有廣闊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針對黃曲霉毒素B1納米抗體,同時提供該納米抗體的編碼序列及該納米抗體用于檢測黃曲霉毒素B1分子的用途。
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針對黃曲霉毒素B1納米抗體的VHH鏈,包括框架區FR和互補決定區CDR,所述框架區FR包括下組的FR1~FR4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1所示的FR1,SEQ?ID?NO:2所示的FR2,SEQ?ID?NO:3所示的FR3,SEQ?ID?NO:4所示的FR4;所述互補決定區CDR包括下組的CDR1~CDR3的氨基酸序列:SEQ?ID?NO:5所示的CDR1,SEQ?ID?NO:6所示的CDR2,SEQ?ID?NO:7所示的CDR3。
優選地,所述的針對黃曲霉毒素B1納米抗體的VHH鏈,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8所示。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針對黃曲霉毒素B1納米抗體,其包括一條如SEQ?ID?NO:8所示氨基酸序列的VHH鏈。
本發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DNA分子,其編碼選自下組的蛋白質:本發明所述的針對黃曲霉毒素B1納米抗體的VHH鏈,或本發明所述的針對黃曲霉毒素B1納米抗體。
優選地,所述的DNA分子,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9所示。
本發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表達載體,其含SEQ?ID?NO: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本發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宿主細胞,其可以表達本發明所述的針對黃曲霉毒素B1納米抗體。
本發明第六方面,提供了本發明所述的針對黃曲霉毒素B1納米抗體用于檢測黃曲霉毒素B1分子的用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使用黃曲霉毒素B1免疫雙峰駝,隨后利用該駱駝外周血淋巴細胞建立了針對黃曲霉毒素B1的噬菌體展示納米抗體文庫。隨后試驗中將黃曲霉毒素B1偶聯在酶標板上,利用噬菌體展示技術篩選免疫性的納米抗體文庫,從而獲得了針對黃曲霉毒素B1的特異性納米抗體基因,將此基因轉至大腸桿菌中,從而建立了能在大腸桿菌中高效表達的納米抗體株。
本發明獲得的納米抗體具有相對分子質量小、穩定性強、產量高、能特異識別黃曲霉毒素B1,較常規抗體用途更廣。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515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