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3D觸控按鈕及其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49905.2 | 申請日: | 2015-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792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21 |
| 發明(設計)人: | 白鵬飛;周國富;迪克·楊·波爾;劉丹青;袁冬;肖龍強;易子川;朱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師范大學;深圳市國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國華光電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3K17/96 | 分類號: | H03K17/9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 地址: | 510631 廣東省廣州市大學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按鈕 及其 實現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3D觸控按鈕及其實現方法,所述的3D觸控按鈕包括光敏材料層、遮光片、ITO層、光源、控制器和導線,所述控制器可通過導線接收ITO層的觸摸信息并通過導線控制光源發光產生光線,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線可穿過遮光片后激發上述光敏材料層發生變形。該種3D觸控按鈕及其實現方法比起現有的觸控按鈕具有感知效果好、用戶體驗好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觸控按鈕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3D觸控按鈕及其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和電子產業的飛速發展,人手必備的電子設備如衛星導航機、影音播放機、智能手機、遙控器等等,通過設計按鍵來操控各種不同的功能?,F有的電子設備上,按鍵主要分為機械按鍵、觸控按鍵以及觸摸屏技術。
傳統的電子設備一般使用開發成本低、使用簡單的機械按鍵。但是機械按鍵有機械磨損,一定的使用壽命會增加設備后期的維護成本,并且機械按鍵需要有一定的力度,用戶體驗較差。
觸摸屏以其易于使用、堅固耐用、反應速度快、節省空間等優勢,在終端設備中得到了大量的使用,用戶體驗比較良好。但是觸摸屏的物料成本以及開發技術難度相對較大,應用在一些比較小型或者功能要求較為簡單的終端設備上,觸摸屏技術反而得不償失。
而觸控按鍵技術,一方面消除了傳統的機械按鍵的缺點,又不會大幅度增加成本,使得其在一些特殊的電子設備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家電產品、儀器儀表等設備。但目前的觸控按鍵還僅限于平面,使用戶對是否按下的感知能力差,用于體驗不佳。
有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解決現存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3D觸控按鈕及其實現方法,解決了現有的觸控按鈕在使用過程中感知能力差、用戶體驗不足的技術缺陷。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3D觸控按鈕,該種3D觸控按鈕包括光敏材料層、遮光片、ITO層、光源、控制器和導線。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控制器可通過導線接收ITO層的觸摸信息并通過導線控制光源發光產生光線,所述光源發出的光線可穿過遮光片后激發上述光敏材料層發生變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光敏材料層、遮光片和ITO層由上向下依次層疊設置,所述光源位于ITO層的下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遮光片為一具有透光部分和遮光部分的遮光結構,所述透光部分可透過上述光源發出的光線,所述遮光部分可吸收光源發出的光線。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改進,所述遮光片的透光部分和遮光部分為相互間隔設置的同心圓環。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另一種步改進,所述遮光片的透光部分和遮光部分為相互間隔設置且相互平行的平行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第三種改進,所述遮光片的透光部分為開設在遮光部分上的透光圓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光敏材料層經光源的光線照射處可向外產生變形凸起。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光源為紫外LED光源。
一種實現3D觸控按鈕的方法,該種方法主要通過在ITO層外部設置光敏材料層,在ITO層內部設置光源,并通過控制器控制光源開啟或關閉,光敏材料層在被光源光線照射后產生變形,實現觸控按鈕的3D功能,所述控制器可接收ITO層的觸摸信息并向光源發出發光的信號,光源發光產生的光線激發光敏材料層產生變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師范大學;深圳市國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國華光電研究院,未經華南師范大學;深圳市國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國華光電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499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射頻無源電感的Q值提升電路
- 下一篇:一種開關電路及其驅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