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超高層建筑鋼結構的塔吊施工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1510047982.4 | 申請日: | 2015-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528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27 |
| 發明(設計)人: | 萬常鋒;張文榮;金錢華;厲宗標;夏宗富;陳依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綠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00 | 分類號: | E04G21/00;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專利事務所 31127 | 代理人: | 吳瑋;錢品興 |
| 地址: | 20008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超高層建筑 鋼結構 塔吊 施工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超高層建筑鋼結構的塔吊施工工藝。
[背景技術]
塔吊是建筑工地上最常用的一種起重設備,用來吊施工用的鋼筋、木楞、混凝土、鋼管等施工的原材料。塔吊是工地上一種必不可少的,也是超高層鋼結構工程施工的核心設備,其選型合理對施工的進展取關鍵性作用。
但是現有技術中的塔吊工藝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其工藝的不完善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工程的效率、質量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塔吊工藝不完善等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工藝新穎、安全可靠,有效提高施工安全和效率的一種用于超高層建筑鋼結構的塔吊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
a.塔吊選型和塔吊平面布置;
b.塔吊爬升分析,包括塔吊爬升系統裝置的結構設定和爬升標高確定;
c.塔吊爬升;?
d.計算承受塔吊荷載和爬模架載荷作用下的核心筒剪力墻結構內力和位移。
在步驟a中,塔吊選型包括:根據單根構件最大重量來選擇塔吊,選用塔吊必須滿足安裝需要;根據鋼構件數量配置塔吊數量,滿足安裝吊次的需要;根據建筑高度選擇塔吊為著地附著式塔吊或內爬式塔吊,當建筑鋼結構為高層建筑或超高層建筑時采用內爬式塔吊,底層或多層建筑選用著地附著式塔吊。
在步驟a中,塔吊平面布置包括:a.滿足自身爬升和支附條件;b.兩臺塔吊回轉平臺之間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c.吊裝覆蓋面應能滿足最重鋼構件的吊裝要求。
在步驟b中,塔吊爬升系統共使用三套相同的爬升框架,其中兩套框架作為塔吊支撐使用,一套用于下一次爬升導向用;每套爬升系統由兩根支撐鋼梁和一套爬升框架組成;兩根支撐鋼梁擱置在鋼牛腿上,而鋼牛腿通過焊接與預先埋設在核心筒剪力墻里的埋件連接;支撐鋼梁通過圍在塔吊四周的爬升框架與塔吊連接,爬升框架屬于塔吊的一部分,為固定尺寸;而支撐鋼梁則根據塔吊荷載、支撐間距等通過計算確定,計算方法為首先對荷載進行取值,包括風荷載、爬架荷載、塔吊荷載,其中風荷載包括基本風壓、風壓高度系數、風振系數、各面風壓,爬架荷載包括每個機位豎向力、水平力。
在步驟b中,所有塔吊初始均安裝在底板上,一次頂升到自由高度42米,當核心筒結構施工完地上4層后,通過設置在負1層及3層位置的支撐鋼梁開始爬升,每次爬升12米~18米,不等的爬升高度根據結構層高確定,核心筒的鋼柱為三層一節,將爬升系統設置在鋼柱的最下一層N層,N+1層為組合模板高度?層,N+2層為鋼筋綁扎層;塔吊爬升夾持層標高的確定應與核心筒爬模架體系和核心筒內鋼柱分節相互協調一致,鋼柱頂標高低于塔吊配重底部,核心筒爬模架頂部不與塔吊配重底部沖突,爬模架底部必須為塔吊爬升梁的安裝預留足夠的工作面。
在步驟c中,初始安裝完成后,將塔機作為固定式使用,當塔機周圍建筑物施工到一定高度,需要爬升時,安裝兩道爬升框,并在下爬升框處安裝頂升機構;起動頂升機構,并密切觀察壓力表,當壓力表壓力達到初頂升壓力時,暫停頂升,此時即可拆除特殊節與下部的連接銷,然后繼續頂升到位,并將特殊節與下爬升框銜接,待建筑物施工到一定高度,安裝第三道爬升框,將頂升機構從下爬升框處拆除,安裝在上一道爬升框處,起動頂升機構,使油缸微微向上頂起,然后拆除特殊節與下爬升框的聯結,并拆除下爬升框,再起動頂升機構,將塔機頂升到位,并將頂升機構處的爬升框與特殊節聯結,待建筑物施工到一定高度,將已拆除的爬升框安裝在最頂部,最后重復以上操作,直到塔吊到達施工的要求高度。
在步驟d中,計算承受塔吊荷載和爬模架載荷作用下的核心筒剪力墻結構內力和位移的計算步驟如下:
a.根據方案中塔吊布置圖和爬模架布置圖,確定符合該工況條件的結構計算范圍和計算簡圖;
b.根據塔吊說明書確定所有塔吊的最大豎向力、上下夾持層的水平力和水平扭矩;
c.根據爬模架方案確定核心筒墻體所承受的爬模架荷載;
d.按照最不利狀況,列出可能出現的工況組合;
e.采用SAP2000結構計算程序進行計算。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其工藝設計合理,可實施性強,根據反復實驗,按照方案中設定的工況嚴格執行并通過多次的實際觀測,核心筒剪力墻的變形均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實踐證明,高層鋼結構的施工工程與大型塔吊的功能配置和平面布置合理的;爬升系統的設計和爬升工藝先進適用;與塔吊荷載有關的計算正確,塔吊的整個工作狀態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塔吊平面布置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綠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綠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479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采用雙層套管耐磨可自修復型混凝土溜管
- 下一篇:一種多層樓房垃圾收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