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山坡林地改良高產套種油茶樹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42004.0 | 申請日: | 2015-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419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壽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恒諾能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G17/00;A01B79/00;A01B79/02;A01G23/04;A01C1/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1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山坡 林地 改良 高產 套種 油茶 方法 | ||
1.一種山坡林地改良高產套種油茶樹的方法,是指在山坡林地聯合種植薇菜和油茶樹的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S1:將山坡林地整地成階梯式,整地后的各種植地分別沿山坡的等高線開設,相鄰種植地之間的坡面外側采用石塊堆筑壩埂,各種植地中部開設有水溝,水溝沿種植地的長度方向開設且水溝內內沿其長度方向間隔設置隔段,隔段將水溝分隔成各水槽,各水槽的兩端隔段上分別設置第一、二流水口,水槽外側的槽壁上開設第三流水口,同一水槽上第三流水口的高度與第一、二流水口中高度較小的流水口的高度保持一致,相鄰水溝上的第三流水口呈間隔交錯狀布置,山坡林地的頂部水溝與供水裝置相連接,壩埂的上部外側設置有橫狀布置的噴水管,噴水管的管身上間隔設置有噴水孔/噴頭,噴水孔/噴頭的出水方向斜向指向壩埂的側壁,水溝將種植地劃分為位于水溝內側的第一種植地和位于水溝外側的第二種植地,第一種植地采用改良土壤填整而成,改良土壤為旱田土、泥炭土和火肥土按照0.5:1:0.2~0.8:1:0.4的重量比混合配制得到,旱田土為水稻田排水曬田3~6月后所取的稻田土,曬田期間未播種作物且翻土2~3次,火肥土為秸稈、樹枝葉、雜草燒成的火灰與林地土按照1:2~3的重量比混合配制得到;
S2:第一年3~4月份在第二種植地上開挖50~55cm深的栽植穴,將2~3年生油茶樹樹苗栽種在栽植穴內,一層土一層基肥對栽植穴進行回填,茶油栽種后的20d,澆筑一次稀肥水,一級稀肥水中含有2%尿素和0.2%氯化鉀,基肥為10重量份的綠肥、2重量份的石灰、15重量份的禽畜糞肥和8重量份的餅肥混合腐熟得到;8月份時在茶油樹的樹兜周邊開設環形槽,在環形槽內施加100g氮肥,茶油樹開花后進行疏花;在同年的秋季將人工繁殖/野生的薇菜苗在第一種植地上緊鄰壩埂底部處間隔進行栽植,并在水溝內灌水,且水溝內的水面高度低于第一種植地的地表高度12~17cm,霜降后停止灌溉并在第一種植地的地表鋪蓋一層樹葉;
S3:第二年驚蟄后開始灌溉,4~5月份薇菜開始苞芽,苞芽后每天夜晚打開噴水孔/噴頭進行3~5min的撒噴/霧噴,苞芽第一年不對薇菜進行采摘;沿茶油樹高100~110cm處進行摘心,采用自然開心形整枝方式對油茶樹進行整形,主干上保留5~7個主枝,并在3月末對第二種植地進行翻整并在樹根處施加500g氮肥,10月份時在茶油樹的樹兜周邊開設環形槽,在環形槽內施加500g磷鉀肥和2kg生物有機肥,茶油樹開花后進行疏花;第二年秋天在第一、二種植地上撒播黑麥草,黑麥草種子播種前每1kg種子加2kg枯草芽孢桿菌GB03菌液和1.5g鉬酸銨浸種4~4.5h,枯草芽孢桿菌GB03菌液為枯草芽孢桿菌GB03母液稀釋10倍配制而成,枯草芽孢桿菌GB03母液中OD600為0.8~1.0,浸種后黑麥草種子與8kg鈣鎂磷肥、10kg火肥土拌均進行撒播,黑麥草種子的畝撒播量為0.8kg,黑麥草生長至株高40~45cm時進行第一次收割作為農畜牧草,第一次收割時留茬5~8cm,促進黑麥草分蘗和再生,黑麥草再次生長至株高35~40cm時,第一種植地上黑麥草割收后和樹葉一起鋪蓋在第一種植地的地表,第二次收割時留茬1~3cm,第二種植地上將其就地翻埋,霜降后停止灌溉;
S4:從第三年開始,每年重復如下操作:驚蟄后開始灌溉,并在3、4月份對薇菜施加一次助芽肥,苞芽后每天夜晚打開噴水孔/噴頭進行3~5min的撒噴/霧噴,4~5月份對薇菜采摘3~4次;對油茶樹主枝進行拉條,使得主枝與樹干之間的夾角為40~45°,對主枝上的側枝進行修剪并修剪使得主枝的頂端高度不超過3.5m,新稍萌動前每株施加800g氮肥,10月份時每株施加800g磷鉀肥和5kg生物有機肥;秋天在第一、二種植地上撒播黑麥草,黑麥草種子播種前每1kg種子加2kg枯草芽孢桿菌GB03菌液和1.5g鉬酸銨浸種4~4.5h,枯草芽孢桿菌GB03菌液為枯草芽孢桿菌GB03母液稀釋10倍配制而成,枯草芽孢桿菌GB03母液中OD600為0.8~1.0,浸種后黑麥草種子與8kg鈣鎂磷肥、10kg火肥土拌均進行撒播,黑麥草種子的畝撒播量為0.8kg,黑麥草生長至株高40~45cm時進行第一次收割作為農畜牧草,第一次收割時留茬5~8cm,促進黑麥草分蘗和再生,黑麥草再次生長至株高35~40cm時,第一種植地上黑麥草割收后和樹葉一起鋪蓋在第一種植地的地表,第二次收割時留茬1~3cm,第二種植地上將其就地翻埋,霜降后停止灌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恒諾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蕪湖恒諾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4200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剛竹屬竹枝的一種蟠扎短縮處理方法
- 下一篇:覆膜式月季單芽扦插繁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