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CAE仿真技術的碳纖維導流罩優化設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510041272.0 | 申請日: | 2015-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158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朱陸林;吳志強;包成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進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諾創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華 |
| 地址: | 213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cae 仿真技術 碳纖維 導流 優化 設計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于CAE仿真技術的優化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基于CAE仿真技術的碳纖維導流罩優化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列車運行速度的提高,列車與空氣間相互作用加劇,氣動阻力隨列車運行速度的平方增加,而所需功率隨速度的立方增加。因此,人們開始追求流線型的列車整體外形設計。列車的整體流線型設計可分為車身的基礎形狀選型、整體流線型設計和局部優化設計3個階段。前2個階段往往在新車型設計前期發揮重要作用,而局部優化設計階段則是在保證車體整體造型風格不變的前提下,對車體的局部細節進行優化設計,在設計后期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有的受電弓導流罩存在以下矛盾:
(1)導流罩高度導流罩高度若增加,則受電弓阻力下降、導流罩阻力增加,兩者總體阻力增加或降低需要權衡;
(2)導流罩坡度若變緩,則受電弓阻力增加,導流罩阻力下降,兩者總體阻力增加或降低需要權衡,也存在一種最優平衡位置;
(3)氣動載荷同時影響結構強度,導流罩需要兼顧氣動和結構耦合場之間的相互影響。
因此受電弓導流罩優化問題主要歸結為空氣動力學和結構強度問題,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對導流罩進行鋪層設計,以達到增加結構強度、剛度并減重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對導流罩進行優化設計,尋求最優設計方案。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一種基于CAE仿真技術的碳纖維導流罩優化設計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CAE仿真技術的碳纖維導流罩優化設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碳纖維導流罩優化設計工作進行指標分解,擬定以受電弓導流罩高度、前展度、厚度為優化對象,以受電弓導流罩阻力、強度、質量作為目標函數,對碳纖維導流罩進行優化;
(2)初步擬定碳纖維導流罩的關鍵設計數據進行建模;
(3)對步驟(2)中建立的三維試驗模型定義單元,劃分網格,利用Sculptor
在受電弓導流罩初始方案網格節點外面加上一個控制域,通過控制域上的控制點坐標系的縮放、旋轉、平移,實現實時網格參數化變形;
(4)對碳纖維導流罩三維試驗模型施加載荷,進行導流罩結構強度的分析計算,進而提取導流罩的應力與變形;
(5)通過CAE分析碳纖維導流罩的數據模型及計算結果,并對多目標結果進行判斷,確定最優解,如果不是最優解,則返回步驟(3)、步驟(4),開始新一輪尋優,如果是最優解則停止計算。
在仿真計算三維試驗模型的仿真值之前,定義材料參數屬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CAE仿真技術進行結構分析,取代了傳統的經驗判斷和理論強度校核計算方法,提高了驗證分析的效率和準確性。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基于CAE仿真技術的碳纖維導流罩優化設計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對碳纖維導流罩優化設計工作進行指標分解,擬定以受電弓導流罩高度、前展度、厚度為優化對象,以受電弓導流罩阻力、強度、質量作為目標函數,對碳纖維導流罩進行優化;
(2)初步擬定碳纖維導流罩的關鍵設計數據進行建模;
(3)對步驟(2)中建立的三維試驗模型定義單元,劃分網格,利用Sculptor
在受電弓導流罩初始方案網格節點外面加上一個控制域,通過控制域上的控制點坐標系的縮放、旋轉、平移,實現實時網格參數化變形;
(4)對碳纖維導流罩三維試驗模型施加載荷,進行導流罩結構強度的分析計算,進而提取導流罩的應力與變形;
(5)通過CAE分析碳纖維導流罩的數據模型及計算結果,并對多目標結果進行判斷,確定最優解,如果不是最優解,則返回步驟(3)、步驟(4),開始新一輪尋優,如果是最優解則停止計算。
在仿真計算三維試驗模型的仿真值之前,定義材料參數屬性。
本發明采用CAE仿真技術進行結構分析,取代了傳統的經驗判斷和理論強度校核計算方法,提高了驗證分析的效率和準確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進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未經武進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412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