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溫控式薄壁型注塑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40830.1 | 申請日: | 2015-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2646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賁坤余;駱安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匯眾模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73;B29C45/7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513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溫控 薄壁 注塑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注塑模具,尤其涉及一種智能溫控式薄壁型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注塑成型是批量生產某些形狀復雜部件時用到的一種加工方法,具體指將受熱融化的材料由高壓射入模腔,經冷卻固化后,得到成形品。注塑模具是一種生產塑膠制品的工具;也是賦予塑膠制品完整結構和精確尺寸的工具。對于像汽車門板、車頭蓋板等面積較大的薄壁型塑件,進行注塑時,傳統模具存在以下問題:1、由于薄壁型塑件的面積較大而薄厚較薄,使用常規溫度進行注塑,容易由于受熱不均勻,導致薄壁型塑件局部發生變形或者缺料,而如果采用過高的溫度,又易導致塑料降解裂化,影響塑料的質量;2、薄壁型塑件不像常規塑件那樣可以承受較大的因傳熱不均而產生的殘余應力,因此傳統的水道冷卻不適合薄壁型塑件,同時如果采用傳統的水道冷卻的話,會大大增加模具的體積,模具的制造本體大大提高。因此為保證塑件的尺寸穩定性,把收縮和翹曲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就必須加強模具的冷卻,確保冷卻均衡。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解決了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智能溫控式薄壁型注塑模具。
技術方案:一種智能溫控式薄壁型注塑模具,包括
模具本體,所述模具本體包括相互配合的定模和動模,所述定模和動模合模后,在所述動模和定模之間形成注塑型腔,所述模具本體上設置有熱流道,所述熱流道與所述注塑型腔連通;
陶瓷加熱塊,所述定模和動模內部設置有空腔,所述陶瓷加熱塊為多個并橫豎成陣列排布安裝于所述空腔內,所述相鄰陶瓷加熱塊的間距為0.5~5cm;
溫度探針,所述溫度探針與所述陶瓷加熱塊數量相同,安裝于所述注塑型腔的內壁上,并與所述陶瓷加熱塊所在位置對應;
溫度控制箱,所述溫度控制箱與所述溫度探針連接,接收所述溫度探針探測的溫度數據,所述溫度控制箱與所述陶瓷加熱塊連接,控制所述陶瓷加熱塊的加熱溫度;
風道,在所述定模和動模上設置有多個風口,所述風口與所述空腔連接,所述陶瓷加熱塊之間間隙與所述風口形成風道。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溫度控制箱上安裝有PLC控制器。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空腔與所述注塑型腔之間的壁厚均勻,為1~3cm。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陶瓷加熱塊為長方體或圓柱體。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相鄰陶瓷加熱塊的間距為0.5~2cm。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風口成對設置,分別位于所述定模或所述動模的兩側。
有益效果: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在于,本發明能夠通過溫度探針探測注塑型腔內的溫度,然后溫度探針將探測到的溫度數據傳輸給溫度控制箱,溫度控制箱控制陶瓷加熱塊的加熱溫度,使模具注塑型腔受熱均勻;冷卻時,通過風道對注塑模具進行冷卻,可防止因傳熱不均而產生的殘余應力,使注塑模具均勻冷卻,快速降溫,同時與使用水道冷卻相比,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并且在冷卻過程中也可以將風道與陶瓷加熱塊結合,對于冷卻過快的位置,可以適當進行加熱。本發明結構合理,特別適用于薄壁型塑件的注塑成型,注塑過程加熱均勻,冷卻時均勻冷卻,降溫效率快,并且模具質量輕,制造成本低,可控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
結合圖1,本發明公開一種智能溫控式薄壁型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體、陶瓷加熱塊3、溫度探針4、溫度控制箱和風道,所述模具本體包括相互配合的定模1和動模2,所述定模1和動模2合模后,在所述動模2和定模1之間形成注塑型腔5,所述模具本體上設置有熱流道6,所述熱流道6與所述注塑型腔5連通;所述定模1和動模2內部設置有空腔8,所述空腔8與所述注塑型腔5之間的壁厚均勻,為1~3cm,所述陶瓷加熱塊3為多個并橫豎成陣列排布安裝于所述空腔8內,所述相鄰陶瓷加熱塊3的間距為0.5~5cm,優選為0.5~2cm,所述陶瓷加熱塊3可以為長方體或圓柱體;所述溫度探針4與所述陶瓷加熱塊3數量相同,安裝于所述注塑型腔5的內壁上,并與所述陶瓷加熱塊3所在位置對應;所述溫度控制箱上安裝有PLC控制器,并與所述溫度探針4連接,接收所述溫度探針探測的溫度數據,所述溫度控制箱與所述陶瓷加熱塊3連接,控制所述陶瓷加熱塊的加熱溫度;在所述定模1和動模2上設置有多個風口7,所述風口7與所述空腔8連接,所述陶瓷加熱塊3之間間隙與所述風口7形成風道。所述風口7最好成對設置,分別位于所述定模1或所述動模2的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匯眾模塑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匯眾模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408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