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3D打印技術的太陽能組件邊框及太陽能板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40313.4 | 申請日: | 2015-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010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雷;章永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廣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30/10 | 分類號: | H02S30/10 |
| 代理公司: | 江陰大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杜興 |
| 地址: | 214400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打印 技術 太陽能 組件 邊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組件邊框,具體涉及一種基于3D打印技術的太陽能組件邊框及太陽能板組件。
背景技術
太陽能組件作為光伏發電系統的重要組成單元之一,一般安裝于地面或容易接收陽光的屋頂等位置,但在廣闊的中國,光照條件優越的地區主要分布在西北,西部和中部等地區,不僅地形復雜,山地、丘陵、盆地、戈壁交錯,更有自然條件的多變,如多雨,冰雪,風暴,干旱等。任何地形和天氣氣候因素的組合,都會影響太陽能組件的工作穩定性和發電效率。
????如西北地區,地面電站在運行過程中,長期被風吹,會造成整體太陽能組件陣列的輕微變形,在應力擠壓條件下,會造成發電單元的隱裂,在強大的電流電壓降作用下,極容易造成發電故障甚至癱瘓;如西南地區,包括海島,雨水充足,如果雨量較大,雨水會被傾斜安裝的太陽能組件匯流到低處,形成較大的洪流,引起水土流失。長此以往,會形成溝壑。因此,需要對現有技術中的太陽能組件邊框進行結構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質輕、強度高、在寒冷使用環境不易結冰積雪的太陽能組件邊框。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3D打印技術的太陽能組件邊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組件邊框的內側表面設置有用于嵌設太陽能組件的組件卡槽,所述太陽能組件邊框的外表面間隔設置有一級盲孔,所述一級盲孔的孔底面上間隔設置有二級盲孔,所述二級盲孔的孔口在一級盲孔的孔底面上均勻分布。
孔口寬度過大反而會降低太陽能組件邊框的強度,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一級盲孔的孔口寬度不大于對應太陽能組件邊框寬度的1/5。
為了保證太陽能組件邊框各部的強度均等,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一級盲孔在太陽能組件邊框的外表面呈矩陣排列,或相鄰兩行的一級盲孔錯位排列。
為了保證太陽能組件邊框各部的強度均等,優選的技術方案還可以為,所述二級盲孔的形狀大小一致。
球形的凹面可以構建高強度的力學結構,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一級盲孔為球缺形或橢球缺形,位于太陽能組件邊框外表面的一級盲孔孔口為圓形或橢圓形。
為了進一步優化二級盲孔對太陽能組件邊框力學性能的增強作用,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二級盲孔為錐形、錐臺形、球缺形或橢球缺形。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二級盲孔為正四面體,所述一級盲孔的孔底面為由若干個等邊三角形組合成的蜂窩狀網格面。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二級盲孔為正四棱錐形或正六棱錐形,所述一級盲孔的孔底面為由若干個相應的正方形或正六邊形組合成的蜂窩狀網格面。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一級盲孔包括第一一級盲孔和第二一級盲孔,所述第一一級盲孔的孔口面積大于第二一級盲孔的孔口面積,所述第一一級盲孔和第二一級盲孔均在太陽能組件邊框的外表面呈矩陣排列,所述第二一級盲孔設置在相鄰四個呈正方形排列的第一一級盲孔對角線交點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質輕、強度高、使用壽命更長的太陽能板組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太陽能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陽能組件,所述太陽能組件嵌設在上述的太陽能組件邊框的組件卡槽中。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基于3D打印技術的太陽能組件邊框結構簡單,通過在太陽能組件邊框上設置一級盲孔和二級盲孔,使邊框呈現蜂窩狀結構,可利用3D打印技術的完美成型能力,通過激光將金屬合金粉末凝合成近似鏤空的高強度力學結構,能夠明顯節約材料,降低重量,且強度保持不變甚至更優,抗拉強度一般大于205MPa;
在風量較大時,該結構的太陽能組件邊框可以作為風力勻流板,減緩風力對組件的作用力不均,保證太陽能組件穩定并正常工作;
在雨量較大時,該結構的太陽能組件邊框能夠通過延長雨水在組件邊框中的流動路程,防止雨水匯流,且通過組件玻璃面傾瀉下來的雨水經過低端組件邊框蜂窩狀結構的延緩作用,降低對地面水土的沖擊;
在天氣寒冷地區,該結構的太陽能組件邊框表面不易結冰,能夠及時消除太陽能組件表面的積雪,容易清理,可保障太陽能組件正常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太陽能組件邊框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太陽能板組件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A的剖面圖;
圖4是圖1中盲孔結構的放大圖;
圖5是本發明太陽能組件邊框實施例2的盲孔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太陽能組件邊框實施例3的盲孔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廣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市廣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4031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