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制作榆耳果脯的最佳工藝在審
申請?zhí)枺?/td> | 201510036699.1 | 申請日: | 2015-01-26 |
公開(公告)號: | CN105325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2-17 |
發(fā)明(設計)人: | 包海鷹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農業(yè)大學 |
主分類號: | A23G3/36 | 分類號: | A23G3/36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制作 果脯 最佳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公開了榆耳果脯的最佳配方及其質量標準,制作的最佳條件為熱燙時間15min,熱燙溫度100℃,浸漬時間8h,白砂糖含量80%。
背景技術:
榆耳是一種十分珍貴的藥用真菌,對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及治療疾病等方面都有明顯作用。榆耳(GloeostereumincarnatumS.ItoetImai)學名為肉紅膠韌革菌,別名榆蘑、肉蘑、膠韌革菌、肉質粘韌菌、肉紅膠韌革菌、榆射脈菌、粘韌革菌、射脈菌。屬于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層菌綱(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付革菌科(Corticiaceae)、膠韌革菌屬(Gloeostereum)藥食兼用的真菌。多生長在榆(Ulmuspumila)、春榆(U.propinqua)的樹干、樹樁、枯枝或樹洞處,也可生長在糖槭樹上。主要分布于遼寧、黑龍江、吉林等地以及日本的北海道區(qū)域和前蘇聯(lián)西伯利亞地區(qū)。
榆耳鮮品肉質肥厚,營養(yǎng)豐富,具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將其做成果脯可以保持其鮮紅的色澤及其高營養(yǎng)成分,具有特殊的榆耳蘑菇風味,吃起來甘甜可口,適合所有年齡人群,具有較好的市場,本專利首次對榆耳進行果脯加工研究,旨在找出榆耳果脯加工最佳工藝,為榆耳市場的進一步研究與開發(fā)提供參考。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公開了榆耳果脯制作的最佳工藝及其配方,并制定了質量標準。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榆耳(G.incamatum)子實體干品,白砂糖,葡萄糖,檸檬酸等(食品級)。
1.2儀器
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DHG-9140型),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電子計數(shù)天平(MARKMW3型),常熟市金羊砝碼儀器有限公司;不銹鋼刀,不銹鋼鍋。
2實驗內容與方法
2.1工藝流程
2.1.1優(yōu)質榆耳子實體的挑選與處理對榆耳進行篩選,找出肉質肥厚、子實體成熟、顏色鮮艷的個體,剔除蟲蛀、破碎不完整的個體。
2.1.2清洗及浸泡將挑選好的子實體用潔凈水清洗2-3遍,除去泥沙、碎屑等雜質。
2.1.3切塊用不銹鋼刀將清洗且浸泡好的子實體切成適合食用果脯大小。
2.1.4糖液的熱燙與浸漬將切好的榆耳放入鍋中進行熱燙與浸漬,首先,向鍋內加入一定量的水和糖,使其成為糖溶液,加熱煮沸,其次,將切好的榆耳塊投入煮沸的糖溶液中,不斷煮制,直到糖液浸透榆耳,然后將其撈出,放入溫度為15℃一定濃度的糖溶液中進行浸泡一定時間。反復重復糖液熱燙與浸漬的過程3-5次,使榆耳充分吸收糖分。
2.1.6脫水烘干將炮制好的榆耳果脯撈出,放入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中,50-60℃恒溫干燥,使其脫水烘干。
2.1.7回軟拌粉將烘干的榆耳果脯放于室內12h-15h,去除發(fā)黑、破碎的果脯,對合格的產品進行拌粉,即將葡萄糖和檸檬酸按40:1的比例研成粉末,混合均勻,使回潮的榆耳果脯經粉中滾過,然后風干,冷卻,包裝。
2.2榆耳果脯制作的因素分析
果脯的制作過程中的主要因素為熱燙溫度、熱燙時間、白砂糖的用量及浸漬時間,現(xiàn)以熱燙溫度100℃、熱燙時間8min及白砂糖40%的基本方法進行單因素考察。
由表1-6的極差分析可知,熱燙溫度、熱燙時間、白砂糖百分比及浸漬時間四個單因素對榆耳果脯影響的順序為:熱燙溫度>白砂糖百分比>浸漬時間>熱燙時間,其中熱燙溫度與白砂糖所用百分比對榆耳果脯品質影響極為重要。通過極差分析得到榆耳果脯的最佳因素水平(即最佳配方)為A3B1C3D2和A3B3C3D2,而正交試驗表中有對應的A3B1C3D2配方,所以榆耳果脯的最佳工藝為熱燙溫度100℃,熱燙時間15min,白砂糖百分比為80%,浸漬時間8h。
4質量標準
4.1感官指標
色澤:深紅色,半透明狀,有光澤。
口感:肉質肥厚,有嚼勁,酸甜可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農業(yè)大學,未經吉林農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366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食用蛋白質與油脂復合物及其自組裝方法
- 下一篇:用于化瘀的涼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