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稠油油藏多元熱流體吞吐井間氣竄程度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510033998.X | 申請日: | 2015-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471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01 |
| 發明(設計)人: | 杜慶軍;侯健;吳海君;高達;王青亮;趙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E21B43/24 | 分類號: | E21B43/24;E21B4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油 多元 流體 吞吐 井間氣竄 程度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稠油油藏多元熱流體吞吐井間氣竄程度檢測方法,提出了以油田生產動態資料為基礎的井間氣竄系數的計算指標,為油田進行氣竄程度的檢測并根據不同氣竄程度制定不同的調整措施提供技術支持。
背景技術
多元熱流體吞吐是近幾年來開發海上稠油油藏的新興技術,現場增產效果明顯。對于注多元熱流體開發的稠油油藏,氣竄是制約其采出程度提高的主要矛盾。氣竄使得油藏加熱嚴重不均勻,從而導致油藏開發出現波及體積小、熱效率低、經濟效益差等問題,嚴重時甚至無法正常生產。由于多元熱流體體系中氣體含量比較高,水平井多元熱流體吞吐過程中,更容易發生氣相向鄰井的氣竄現象,影響注入效率和開發效果。在后續生產過程中需對不同程度的氣竄采取不同的調整措施,因此需建立注采井間氣竄程度的檢測方法,對井間氣竄程度進行分類研究,為后續調整措施的制定提供指導。
目前,對井間氣竄程度的研究主要利用示蹤劑測試法和數值模擬法,但由于示蹤劑測試法在實施時會影響油田的正常生產,且花費昂貴;而數值模擬法需依靠地質及生產資料建立大量模型,計算量大且操作性差,對現場生產的指導意義較差。因此,在分析多元熱流體吞吐氣竄井的生產動態、深入認識多元熱流體吞吐氣竄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一種用于檢測油田注采井間氣竄程度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以檢測稠油油藏多元熱流體吞吐井間氣竄程度為目標,以油田生產動態資料為基礎,根據井間氣竄系數的大小將氣竄程度劃分為弱竄、中竄、強竄和嚴重竄四個級別,提出了一種井間氣竄程度的檢測方法,為油田根據不同氣竄程度制定不同的調整措施提供技術支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1)按等時間間隔收集注采井組中注入井日注氣量、生產井日產氣量,所述的注氣量和產氣量從注入井開始注氣時刻開始到生產井日產氣量小于100m3時刻停止;
(2)對等時間間隔收集的數據進行降噪處理,并計算注入井累積注氣量、生產井最大日產氣量和累積產氣量三個參數指標;
(3)根據計算得到的參數指標計算井間氣竄系數初值,計算公式為:
其中,ni為井間氣竄系數初值,無因次;Qmax為生產井最大日產氣量,m3;Cq為生產井累積產氣量,104m3;Czhu為注氣井累積注氣量,104m3;
(4)收集注采井組中注氣井注氣強度、注采壓差和注氣溫度數據,利用注入井注氣強度、注采壓差和注氣溫度校正圖版,確定注氣強度校正系數、注采壓差校正系數和注氣溫度校正系數對井間氣竄系數初值進行校正,確定井間氣竄系數,計算公式為:
n=ni×mq×mp×mt
其中,n為井間氣竄系數;mq為注氣強度校正系數;mp為注采壓差校正系數;mt為注氣溫度校正系數;
(5)根據計算得到的井間氣竄系數值判斷和確定井間氣竄程度。
所述步驟(5)中,井間氣竄程度的判別如下:
所述井間氣竄系數在0~5范圍內,則氣竄程度為弱竄;
所述井間氣竄系數在5~10范圍內,則氣竄程度為中竄;
所述井間氣竄系數在10~15范圍內,則氣竄程度為強竄;
所述井間氣竄系數在大于15范圍內,則氣竄程度為嚴重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3399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