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復合方鋼管混凝土柱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510033302.3 | 申請日: | 2015-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317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1-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叢術平;張征;王清;韓金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C3/36 | 分類號: | E04C3/36;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東省青島***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 鋼管 混凝土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土木工程中鋼管混凝土柱領域。
背景技術
鋼管混凝土柱具有承載力高、塑性和韌性好、施工方便、抗火性能較好等優(yōu)點,在重載、大跨結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方鋼管混凝土柱具有節(jié)點構造簡單、抗彎性能好等優(yōu)點,但也存在一些缺點,一是方鋼管對內部混凝土的約束作用較小,混凝土的承載力提高不多,方鋼管混凝土柱的承載力較圓鋼管混凝土柱低;二是方鋼管在混凝土的外側,火災中容易喪失承載力,抗火性能比鋼筋混凝土柱差;三是鋼管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較弱,受荷初期鋼管的泊松比大于混凝土的泊松比,鋼管與混凝土之間容易脫離。為了克服方鋼管混凝土柱的上述缺點,需要一種新型的方鋼管混凝土柱及施工方法。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方鋼管混凝土柱對內部混凝土的約束作用較小、鋼管與混凝土容易脫離的問題,提高方鋼管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復合方鋼管混凝土柱及施工方法。
本發(fā)明的復合方鋼管混凝土柱的技術方案是:復合方鋼管混凝土柱由L形半鋼管、銷釘、豎桿、橫桿和混凝土組成。L形半鋼管兩肢的長度相等,在每肢的內壁上沿豎向布置兩排銷釘,豎桿與銷釘?shù)尼斆眱葌冉佑|,卡在兩排銷釘內,位置相對的兩根豎桿通過橫桿連接起來,兩個L形半鋼管焊接形成方鋼管,方鋼管內部澆筑混凝土。兩排銷釘沿L形半鋼管肢的中心線對稱,凈距等于豎桿的截面長度,銷釘沿豎向均勻分布,間距為L形半鋼管肢長的0.5倍,兩肢上銷釘?shù)母叨炔煌恳粚愉N釘高度相差100mm。豎桿的高度與L形半鋼管的高度相同。橫桿沿豎向均勻分布,間距為L形半鋼管肢長的0.5倍,每一層橫桿與銷釘?shù)闹行母叨认嗤?/p>
受荷初期,鋼材的泊松比大于混凝土的泊松比,鋼管向外的變形大于混凝土,通過銷釘可增強鋼管與混凝土之間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現(xiàn)鋼管與混凝土脫離的現(xiàn)象;受荷后期,鋼材的泊松比小于混凝土的泊松比,混凝土向外膨脹,通過豎桿、橫桿和銷釘,約束兩對邊鋼管壁的變形,能夠更好地約束混凝土,為混凝土提供較大的圍壓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進而提高柱的承載力。豎桿有混凝土保護,火災中升溫較為緩慢,承載力下降也較為緩慢,能夠提高柱的耐火極限。
本發(fā)明的復合方鋼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方法是:將鋼板加工成等肢的L形半鋼管;在L形半鋼管的內壁上對銷釘?shù)奈恢眠M行定位,兩排銷釘沿肢的中心線對稱,凈距等于豎桿的截面長度,銷釘沿豎向均勻分布,間距為L形半鋼管肢長的0.5倍,兩肢上銷釘?shù)母叨炔煌恳粚愉N釘高度相差100mm,在L形半鋼管每肢的內壁上焊接銷釘;用鋼板加工豎桿和橫桿,豎桿的高度與L形半鋼管的高度相同,在豎桿上對橫桿的位置進行定位,橫桿沿豎向均勻分布,間距為L形半鋼管肢長的0.5倍,兩根豎桿上橫桿的中心高度與L形半鋼管一肢上銷釘?shù)闹行母叨认嗤韮筛Q桿上橫桿的中心高度與L形半鋼管另一肢上銷釘?shù)闹行母叨认嗤趦筛Q桿之間焊接橫桿,在第三根豎桿上焊接橫桿,將第三根豎桿上的橫桿穿過連成整體的兩根豎桿,并在橫桿上焊接第四根豎桿;將兩個L形半鋼管扣在一起,把豎桿從端部穿入到銷釘內,將兩個L形半鋼管焊接成整體;在方鋼管內部澆筑混凝土。
本發(fā)明的復合方鋼管混凝土柱提高了方鋼管對內部混凝土的約束作用、增強了混凝土與方鋼管之間的連接、提高了柱的抗火性能,所述施工方法解決了方鋼管內部不易施工的問題。本發(fā)明能夠克服方鋼管混凝土柱的缺點,具有承載力高、抗火性能好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復合方鋼管混凝土柱的截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L形半鋼管和銷釘?shù)妮S測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豎桿和橫桿的軸測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施工過程圖。
圖中:1—L形半鋼管,2—銷釘,3—豎桿,4—橫桿,5—混凝土,6—焊縫。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5100333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